《盐城市 “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解读

  一、《规划》起草背景

  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根据省委、省政府 《关于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盐城市委、 市政府 《关于推动全市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意见》和中共盐 城市委 《关于制定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阐明 “十三五”时期盐 城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 障措施,是指导今后五年盐城文化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 行文化职责的重要依据。

  二、《规划》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与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扎实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盐城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三、《规划》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实现文化凝 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构筑 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化建设总体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强两高一先进”)的目标,在以下十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不断凸显;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现代传播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传承与创新高度自觉;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特色明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普遍提升;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文化改革开放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人才队伍形成优势,建成崇文厚德、开放包容的江苏东部沿海文化名城。

  四、《规划》主要任务

  《规划》从提高思想理论建设水平、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艺创作生产、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八个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地方智库

  加强省、市合作,由市委党牵头与省合作建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盐城分院;加强区域合作,与淮安、连云港市合作共建苏北智库联盟;充分发挥我市社科力量,由盐城市社科联、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市委党校牵头建立黄海智库、沿海发展智库和盐城市智库咨政协会。

  (二)加快实施厚德盐城建设五大行动

  1.道德讲堂提升行动:统筹各类讲堂讲坛资源,推动道德讲堂在城乡实现全覆盖。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推出一批 “空中讲堂”、“网上讲堂”和“流动讲堂”。继续办好黄 海讲坛、“三贤讲堂”等重点道德讲堂,扩大优秀讲堂影响力。

  2.社会诚信建设行动:推动制定市民诚信公约,建立企业诚信联盟,开展 “百城万店讲 诚信”、“诚信示范街区”等诚信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完 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健全激励诚信、惩戒失信的合作机制。

  3.典型效应放大行动:广泛开展 “美丽盐城人”活动,大力选树 “时代先锋”、“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 “身边好人”,构建多层次的示范群体。突出抓好道德典型的示 范引领作用,放大“好人效应”。扩大“厚德盐城榜”覆盖面,推动建设一批宣传道德典型和身边好人的 “好人馆”、“好人园”、“好人一条街”等阵地。

  4.志愿服务普及行动:构建完善市、县 (市、区)、镇 (街道)、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以微公益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推广“志愿随行”计 划,推广中国好人“雁阵行”志愿服务模式。探索推进 “社工 +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模式,建立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

  5.道德实践激励行动:完善盐城市美德基金会运作机制,扩大基金规模。统筹见义勇为基金会、美德少年基金会、志愿服务基金会、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延伸“爱心联盟” 网络。

  (三)积极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改造)项目

  淮剧传习所:建设一座包括表演剧场、展厅、练功房、服装间等功能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淮剧表演传承场所。

  杂技大世界:建设一个建筑面积约 14000平方米的满足杂技和小型马戏表演,兼顾演唱会、综艺演出的综合场馆,设观众席2000座以上。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图书馆:各新建一所建筑面积 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图书馆。

  盐城市博物馆: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新建一座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盐城汽车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一个汇集汽车历史博览、现代汽车科技、汽车文化展示 功能的汽车主题公园。

  盐城市音乐厅:新建一座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观众席800座的专业举行音乐会及音乐相关活动的市音乐厅并对外开放。

  盐城市文化馆:新建一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综合性文化馆。 盐城市美术馆:建设一座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融收藏、研究、陈列、教育、交流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市级美术馆并对外开放。

  中国海盐博物馆 (改造):完成中国海盐博物馆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和布展提升三大工程,建成国家二级专题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新四军纪念馆(改造):按照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一级博物馆要求,在原地实施改扩建,增设新四军文化馆、统战馆和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

  盐都曹文轩儿童文学主题公园:在作家曹文轩旧居所在地规划建设占地300亩左右以儿童文学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儿童主题公园。

  盐城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文化综合体:规划建设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 5万平方米的科技文化综合体。

  汽车博物馆:规划建设占地6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汽车博物馆。

  盐城开发区 VR主题公园:建设总面积达 3000平方米 VR主题公园,建成江浙沪地区乃至全国最有科技含量的游乐场。

  东台市新图书馆:建设占地面积18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图书馆新馆。

  响水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包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演艺中心等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

  阜宁县文博中心:建设包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演艺中心在内的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

  滨海县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包含文化馆、美术馆(书法馆)、淮剧团(非遗淮剧传承基地)、博物馆(科技馆)、大剧院等项目多功能文化艺术中心。

  建湖县杂技传承基地:建设建筑面积 13000平方米融训练、展示、演出和交流功能的杂技表演传承场所。

  (四)积极实施文化预约工程

  建立健全文化预约 “储 -约 -送”供需对接新机制。储就是统筹建立文化服务项目库,不断丰富预约内容。借鉴 B2C配送模式,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打破区域界限,整合文化资源,市县连动建立 文化服务项目库。建立现代戏、折子戏、小戏小品、相声歌舞、美术、舞蹈等个性化 文化服务项目储备库。约就是多渠道设置预约平台,不断活化预约形式。一是电话预约有热线。二是网络预约有平台。利用有线电视、网站等平台,发布可以网上传播的视频信息和文化 资讯。开发手机 APP客户端等移动预约平台,建立分众化文化菜单,变“送餐”为群 众“点餐”。三是上门预约有接待。利用镇 (街道)、村 (社区)两级文化服务中心, 设立文化服务预约点,接受群众上门预约。送就是实现“4+X”流动文化服务与文化预约互连互通,不断提高预约效率。在已经建立的覆盖全市的 “4+X”流动文化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与文化预约信息互连 互通,实现文化服务就近配送。利用邮政报刊投递物流系统和市县乡村四级图书馆总分馆,实现基层群众公共图书需求 “隔日送”。

  (五)加快推进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八项工程

  保护工程:制定并落实《盐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规划》,加强保护一批体现盐城历 史文化特点的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居。重点实施“海盐之都”建设工程。统筹规划建设好传承载体,开发建设好文化遗址保护地。建设盐城文化遗产监测预警 平台。

  抢救工程:加紧对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普查、登记等,实施以县为单位的文化遗产调查。实施抢救性记录、修缮、恢复、创新。

  记忆工程: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等现代技术立体地记录盐城文化遗产,建立文 化遗产图文资料数据库。“海盐之都”力争进入《世界记忆名录》。

  传习工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和传习所建设,全市所有文化馆均建成非遗展示厅(室)。开展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和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加强非物质遗产传承受众群体的培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生活。开展非物质遗产活态传承。

  传播工程:完善“盐城市中小学生博物馆讲解教育活动”机制,开展传统文化讲座、辅导、培训。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展示展演活动,推进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和乡村。

  解读工程: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录像等手段出版与发行 《盐城物质文化遗产要览》、《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览》、 《盐城民间文化遗产要览》等一批集记录性、解读性、教育性多功能的书籍与光碟。

  展示工程:新建盐城市博物馆、中国水浒文化博物馆、中国杂技博物馆等展示场馆,形成“红色文化、铁军文化、海盐文化、淮杂文化、水浒文化”等若干专题博物馆。 规划建设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力争建成中国水浒文化博物馆。

  利用工程:以盐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传统文化景观为文化特色,开发盐城文化旅游新 格局,把盐城港口、生态、饮食、民俗及红色、海盐等地域文化特色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转化利用。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到80%。

  (六)积极打造五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

  聚龙湖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200亿元,集聚区重点发展传媒业、演艺业、旅游业和创意设计业等几大产业, 形成集行政、文化、金融、娱乐、商务功能为一体的全市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 产业集聚区。

  盐城中小文化企业集聚区:总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200亩,按照“体现盐城历史文化精髓,突出水文化和盐文化”的理念,重点打造“两核”、“三轴”、“四区”,建成文化产业高度集聚、资源配套较为合理、示范拉动作用明显的中小文化企业集聚高地。

  串场河文化集聚区:规划总用地面积 752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9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 10 亿元,建设杂技大世界、淮剧传习所、音乐厅及商业、游轮码头、影城等功能设施, 建成省内一流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产业集聚区。

  东台西溪文化产业园:建设文化创意园、婚庆产业园、发绣艺术馆和文化旅游商品交 易展示中心等项目,建成苏北一流的集文化传承与生产发展互联、创意与文化商品研 发生产、艺术休闲、旅游娱乐、养生度假等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经济集聚区。

  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推进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二期工程建设,招商引进国内外创意设计企业、高新科技企业或机构 100家以 上,建成“现代时尚、特色鲜明、创意无限、国内一流”的创意产业园区。

  (七)积极整合七大 “文化 +旅游”资源

  水绿盐城———湿地旅游文化资源: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中华麋鹿园、盐都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等。

  海盐之都———海盐旅游文化资源:串场河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国海盐博物馆、大丰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沿海盐场等。

  红色风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新四军纪念馆、射阳华中工委纪念馆、盐城新四军 重建军部旧址、抗大五分校旧址、阜宁停翅港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等。

  黄海风情———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响水云梯关遗址、射阳河口、滨海海堤风光、灌河口风光、黄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丰港、滨海港、射阳港、响水港口港城风光、黄沙港的海滨渔港风光等。

  生态农家———乡村旅游文化资源:荷兰花海生态旅游、黄海森林生态旅游、盐都农业 生态观光旅游、阜宁桃花源生态旅游、大丰恒北村、大丰知青馆、东台村史馆等。

  淮杂文化———民俗旅游文化资源:淮剧传习所、淮剧博物馆、杂技大世界、东台发绣、 盐都剪纸、射阳农民画、大丰麦秆画等。

  历史传说———传统旅游文化资源:盐都东晋古城、东台安丰古镇、阜宁喻口古镇、董 永、七仙女文化园、施耐庵纪念馆、水浒文化博物馆等。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为保障“十三五”我市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扶持、强化人才支撑和夯实法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