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目录 >公共资源配置 >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农村危房改造)
索引号 11320900014354926L/2020-16885 组配分类 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农村危房改造)
发布机构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文日期 2020-12-18
文号 盐农房办〔2020〕37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时效

关于印发《盐城市农房改善2.0版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房办,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农房办: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房改善工作水平,市农房办起草了《盐城市农房改善2.0版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盐城市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1218





盐城市农房改善2.0版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房改善工作水平,现就全市农房改善2.0版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认真对照二十字方针,始终坚持市农房改善工作十条原则,积极推动规划设计、综合配套、服务质量、产业层次和城乡共享再提升,推进农房改善从1.0版本向2.0版本升级,让农民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发展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居住。

(二)坚持需求导向。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农民群众对农房改善工作的满意度。

(三)坚持服务导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出行、医疗、商业、社区管理等配套服务,建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四)坚持特色导向。挖掘本土本乡特色特点,强化个性化发展,注重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培育,积极打造具有盐阜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美丽田园乡村。

(五)坚持政策导向。全面落实省、市农房改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重点工作

(一)规划设计再提升

1.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等,全面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2.注重特色打造。深入挖掘并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彰显乡村特有的农业景观、建筑风貌、乡土文化,协调好原有自然环境、村庄肌理的关系,体现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

3.优化细节设计。坚持群众少花钱、财政能承受原则,设计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房型,推广退老宅拿新房少花钱房型,主体建设100平米左右的两层住宅。安装封闭阳台,配备无障碍设施,推广内嵌式防盗窗,预留空调和太阳能位置,推广一户一院落

4.守牢质量底线。健全监管部门、监理单位、群众代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对农房工程建设各环节监督检查。对新型农村社区在建项目常态化开展建设管理和质量安全督查。

(二)综合配套再提升

1.完善生活性基础设施。采用布设管网和分布式燃气站等方式,实现管道燃气入户。提高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信号强度和稳定性,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对新型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时监控,建立运行管护机制。在社区周边配备微菜地,户均面积不小于20平方。配备电动车雨棚和充电装置。住宅停车位按每户1个进行配置,公共建筑附近集中设置生态停车场。社区路灯亮灯率100%

2.完善生产性基础设施。社区周边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灌得进,排得出。社区内外建设生态河道,确保无黑臭水体,水清岸绿。

3.完善发展性基础设施。在入住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配备托幼设施。在新型农村社区广场等场所设置儿童娱乐设施、老年人活动场地、半场篮球场等。加强家前屋后和庭院绿化,在新型农村社区周围开展小游园建设。

(三)服务质量再提升

1.加强生活服务。配备老人儿童日间照料中心。为距离学校较远的新型农村社区学生提供校车服务。社区卫生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配备智能检查仪器方便群众检查血压、血糖等身体指标。公交通达率100%,日发班次不低于3个班次。建立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的超市、餐饮、理发、快递代收代寄等便民服务点。

2.加强政务服务。坚持党建引领,优化新型农村社区组织设置,构建村(居)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开展网格党建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打造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道路和新型农村社区名称,规范居住区及住户门牌号码编制。结合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警务室,为社区居民提供户籍、居民身份证、车驾管等公安业务代办事项。治安摄像头全覆盖,监控数据保存时间不低于3个月。

3.加强物业服务。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建立镇、村、村民分摊付费的管理机制,构建垃圾清运、绿化管护、公厕保洁等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农民住宅门前三包,新型农村社区所在村创成市级以上文明村。

(四)产业层次再提升

1.实现村企联动。引导和鼓励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村企联建项目进入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所有新型农村社区村企联建产业项目全覆盖。

2.筑牢产业支撑。规模种养产业要有与其相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或与本地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周边发展1-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项目)或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设立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实现电商平台与新型农村社区特色产品精准对接。

3.促进富民增收。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有序流转,新型农村社区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率达70%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5%,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就业率达90%

(五)城乡共享再提升

1.增强县城吸纳承载能力。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功能配套升级。加快5G 网络覆盖,提升光纤宽带接入速率。建设智慧县城,部署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慧安防小区、智慧场所、智慧卡口等感知终端。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90%以上。提高污水管网收集能力,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5%。健全完善商业、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公共活动等配套,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

2.健全农民进城购房政策。通过土地交易收益返、国有公司促销补、开发企业团购贴等方式,完善农民进城入镇购房优惠政策,最大限度让群众享受政策红利,吸引农民自愿进城入镇居住。

3.维护农民农村合法权益。保障进城入镇农民在农村应享有的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和集体收益分配等权益不受损。

4.保障进城农民享受城市同等待遇。推动进城入镇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等权利,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质量,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维护进城入镇农民劳动保障权益,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提升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推进温情社会救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工作站位。把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2.0版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农房改善2.0版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刻理解农房改善2.0版的基本要求,下大力气抓紧抓实抓好,系统谋划,系统升级,全面提升,以农房改善2.0版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更大力度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突出重点重抓。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一方面按照2.0版本要求对已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完善提升,另一方面要把2.0版本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房改善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选择一批农房改善项目作为先行示范,全力打造农房改善2.0版样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不断提高2.0版本要求覆盖率。

(三)夯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高位统筹,及时召开调度会和推进会,认真发挥好领导小组的作用,协调解决好农房改善2.0版本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整合成员单位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夯实工作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县、镇责任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分步骤地推进,确保各项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