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秋粮种植形势总体较好 存在困难仍需引起重视

发布日期:2020-09-20 08:55 来源: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 字体:[ ]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盐城秋粮种植情况,8月中旬盐城调查队组织对下辖9个县区农业部门以及响水县、阜宁县、建湖县的9个行政村、27个种粮大户开展了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盐城秋粮种植形势总体较好,秋粮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大户种植规模有所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但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效益低、规模水平低和基础设施弱等困难。

一、秋粮种植形势较好

(一)秋粮种植面积稳中有增。调研的9个县区均预计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合计为815.68万亩,同比增加11.29万亩,增幅1.4%。调研的9个行政村秋粮种植面积4.25万亩,比去年增加524亩,增幅约为1.25%,其中有6个村反映秋粮种植面积同比增加,3个村反映持平;调研村秋粮增加面积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面积增加的来源主要是土地复垦、土地平整和种植结构调整,分别约占60.5%、24.8%和14.7%。样本村反映的面积增加趋势得益于盐城地区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农房改造、土地流转和粮经轮作等政策。

(二)大户种植规模有所扩大。受调研27个种粮大户今年秋粮种植面积共5459亩,总体比去年增加139亩。其中13个大户反映种植规模与去年持平,占调研户数的48%;10个大户反映种植规模比去年扩大,占调研户数的37%,种植面积共计增加358亩,增加来源主要为土地流转及少量土地复垦;4个大户反映种植规模比去年缩小,占调研户数的15%,面积共计减少219亩,减少主要是由于合同到期等原因转出165亩、建设用地占用54亩。在预计明年粮食种植规模时,许多大户反映只要有可流转土地,就愿意承包。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从农业部门了解,截止2019年底,据初步统计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4.17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1.55%,超额完成至2020年高标准农田占比60%的建设任务。“十三五”期间,盐城计划实施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2.71万亩,总投资38.79亿元,呈现“三高”特点,即在全省项目资金盘子占比高于耕地面积占比、项目资金总量高于其他12个省辖市、项目资金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粮食收购价格低,效益难以保障。在回答粮食生产方面存在哪些困难时,反映“粮食卖不上好价钱”困难最多,受调研的27个种植大户中,有16户选择此困难。近年来粮食收购存在价格低、波动大等问题,农户种粮利润空间小,效益难以稳定保障,担心卖不上好价钱成为农户种粮的主要顾虑,价格风险直接了影响粮农种植积极性。

(二)规模经营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被调研大户和村干部反映“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地流转困难”“规模经营水平不高,产业化水平低”等困难较多。当前农业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散户种植量大,田块耕种分散,大户扩大种植规模面临土地流转困难,这些实际情况不利于成片高效的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农田建设靠政府,大户自建顾虑多。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投资建设标准偏低,种植大户投资自建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顾虑多。调研反映,大户对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普遍存有“承包年限有限,怕投资收不回”“担心种粮收益低,投资不划算”“虽然想建,但没有政府资金支持,个人财力难以负担”“自然条件限制,地块零散,水利条件差” 等主要顾虑和困难。

三、农户的期盼和建议

(一)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加大种粮补贴。粮食收购价低,农资成本、土地成本逐年升高种粮利润空间低。调研中农户普遍期盼粮价保持平稳同时,提高总体收购价格和种植补贴,增加种植效益,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在回答粮食生产方面期望获得的帮助问题时,受调研的27个种粮大户中,有23户选择了“提高粮食收购价”,有19户选择了“加大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

(二)加大农田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标准。从农业部门了解,当前政府主导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资标准低,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建设需求,农田分散、连片面积小,难以高标准建设,后期管理维护不足等问题。当前国家1750元/亩的投资主要用于田间设施配套,不能用于土地平整、河道整治等项目的支出,不能实现高标建设,建议提高投资标准。重视和强化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切实保障工程效益长效发挥。完善支持政策,引导规模种植户自建投入。

(三)强化技术人才支撑,加强农技服务。随着农业生产逐步规模化,种植大户更加注重农业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更加需要更加专业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核心,是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协同效应,使其发挥各自最大的生产潜力,关键是要以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为标准,保证种植效益,更加需要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努力降低规模经济成本,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产业的总体效率和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