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都区高效推进社会综合救助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2025-05-08 09:12 来源:盐都区政府办公室 字体:[ ]

近年来,盐都区按照构建城乡统筹、制度衔接、规范运行、兜底有力的社会综合救助体系要求,瞄准“一门受理、综合研判、一站通办、应救尽救”的目标,采取“三注重、三强化、三提升”措施,综合施策,高效推进,实现18个部门50多个救助事项在线一门受理。2024年,智慧大救助平台汇集各类救助记录近19.4万条,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在线接收救助诉求687条,通过平台研判转发落实各类救助490人次。

聚合资源要素,牵头抓总推进智慧救助“当主角”。注重顶层设计。盐都区将智慧救助平台建设纳入全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工作专班,区政府安排100余万专项资金予以保障。注重高位推进。区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提出高质量建立盐都区大救助中心的总体要求。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挂帅指挥,区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梳理编排18个部门(单位)55个救助事项,细化任务清单,全力推进智慧救助平台建设。注重部门联动。全面协调18个部门共同抓好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和机制建设,10个部门(单位)常驻大救助中心,及时对线下部门救助人员相关信息查询及救助业务派单。

聚力平台建设,数字中枢架起精准救助“连心桥”。强化标准要求。以实现“救助对象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需求统一发布、救助事项协同办理、救助绩效精准评估”为标准,按照“有制度、有窗口、有阵地、有事项”为规范,借鉴先进做法,结合区情实际,确定“一库一中心两终端九系统”软件开发方案,落实技术平台硬件设施建设清单。强化数字赋能。完善“一库一中心两终端九系统”的智慧救助资源链接平台功能,即:建成1个困难群众基础数据库、1个数据汇聚指挥调度中心;设置困难群众和入户调查走访2个移动端;搭建“一站式”受理、专项救助管理、救助初核、智能研判、主动预警、救助复核、网格+救助走访、一户一档一策、智能AI数据交换等9个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救助受理,其中29项通过窗口办理,26项线上办理。强化宣传培训。将55个救助事项和入驻单位的救助办理流程整合汇编成册,分层分类组织培训。同时,由大救助中心每月组织一次救助事项办理综合培训,由各职能单位轮流就本部门救助业务进行授课,力求驻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一专多能,不断提升基层办事效率。

聚焦机制保障,众人划桨行稳真情救助“幸福舟”。创立主动发现机制。建立“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将社会救助纳入网格化管理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救助力量与网格员队伍相融合,落实各村(居)网格员对困难群众常态化走访、发现、上报信息等工作职责,确保对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无遗漏”。创立联合救助机制。区民政局牵头组建横向联动的30个社会救助成员单位、36个企事业单位、10个社会组织,纵向贯穿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盐都区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为困难群众提供常态化“物质+服务”救助,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创立多元帮扶机制。全面推行社会救助“掌上办”“网上办”“省内通办”,镇(区、街道)通过平台直接受理社会救助事项,确保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时享受救助。全区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化主体积极参与扶弱济贫,实现了政府救助兜底保基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促提升的良好互动,构建起全区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救助协作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