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00202202240133
案由: 关于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议案
案别: 市人大 年度: 2022 建议人: 周红军等11人
届次: 9 案号: 0133 会议: 1
类别: 社会及公共事务 是否议案: 性质: 会议件
密级: 106 重要: 督办领导:
承办方式: 主办 承办单位: 主办:市应急局(办理期限2022-06-30); 协办: 消防救援支队(办理期限2022-05-31)
办理结果: A.解决采纳 办结日期: 2022-06-30 16:56 办理期限: 2022-06-30 23:59:59
办理次数: 1 案件状态: 已办结 反馈意见: 满意
是否公开: 公开

案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救援基础进一步夯实,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能力体系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为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安全需要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影响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照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应急联动机制不够完善。物资、技术、人才等资源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市各地这些方面的资源相对分散,没有形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合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可能很难统一调度和指挥。以指挥平台为例,全市各地大都暂无相对先进的指挥平台系统,与各镇(街道、区)和各部门不能互联互通、信息不能共享,不能在紧急状态实施资源共享、协同作战。部门之间处置突发事件衔接配合还不够紧密、协调联动还不够快速高效。应急演练浮于形式,突发事件演练的灾害种类不全。二是应急救援基础亟待加强。部分地区应急救援装备严重不足,无法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应急保障经费投入不足,应急管理人员、应急队伍业务和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薄弱,防灾减灾等应急知识宣传普及不够,部分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少数领导干部也存在一些麻痹的思想,存在应急管理就等于应急处置的认识误区,没有确立全过程的应急管理理念,忽视应急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和灾后处置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应急救援人才相对缺乏。应急救援工作涵盖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处置与救援、灾后重建与评估等一系列的工作,所以应急队伍建设不仅仅是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还应该包括指挥人才、机构工作人员、信息人才、安全形势分析与评估人才等。全市专业救援人员仍然比较紧缺,骨干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培育不足,部分单位救援人员不稳定,各地的救援队伍主要依靠机关干部、民兵和当地群众,参与救援的积极性不高、救援技能缺乏、实战能力不强。四是应急救援预案存在不足。由于宣传形式的局限性,使许多群众不知预案为何物。全市各地应急预案编制参差不齐,部分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没有与本地实际结合,实践操作性差。
案据:
(一)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很高,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及灾害的威胁形势严峻。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机制、准确的应急监测与预警、有力的应急组织保障、有效迅速的应急处置,是战胜各种挑战、风险、阻力、矛盾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安全成为民生的重要内容,只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将有力地保障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安全需要。针对新时代安全风险和隐患出现的新情况、新类型,我们要建设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来应对各类多样化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三)加强新时代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健全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可以更好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社会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方案:
(一)筑牢应急管理责任体系,提升统筹协调能力。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市安委会统筹协调、综合服务、督查督办作用,定期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和防灾减灾工作会,分析研判公共安全形势,协调调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应急管理责任无缝对接。 
(二)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强化源头管控,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工作,提升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三)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提升系统作战能力。加强对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发布、修订、演练等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度,建立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拓宽信息共享渠道,提升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应急救援时各镇(街道、区)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切实提高应急实战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四)健全应急支撑保障体系,提升科学处置能力。多渠道吸纳引进专业人才,组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的应急救援队伍,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和实战备勤训练,切实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优化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和救援装备,为救援队伍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备足备齐各类应急物资,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经常性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市应急局答复及反馈信息
办理结果: A.解决采纳 沟通方式: 通讯联系 答复时间:2022-06-30 16:56
答复内容:
反馈意见: 满意 反馈时间: 2022-12-15 17:07
办理态度: 20
联系沟通: 20
答复质量: 28
问题解决: 28
具体意见:
消防救援支队办理意见
办理结果: B.逐步解决 沟通方式:通讯联系 办结日期: 2022-06-02 16:12        协办
答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