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健康与运动息息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人口有17.1%缺乏身体活动,40.6%身体活动不足,而缺乏身体活动是造成人类死因的第四位危险因素,同时身体活动不足也是造成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促进身体活动可以遏制、甚至逆转这些疾病的事实已被众多科学研究证实,并得到广泛认同。
步行是最方便、最可及,也是被科学证实最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就在全国内发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并将“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作为第一阶段的行动内涵。
为方便群众步行锻炼,近几年体育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健康步道”建设,健康步道随处可见、可及,确实为广大居民提供了便捷的运动场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更需要科学,科学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疾病、愉悦身心、促进健康。目前在盐城建设的大部分步道有起点、有终点、中途也有步行距离等标识,但步道两侧缺乏健康知识、科学锻炼的宣传展板,也缺乏智能化、信息化。目前,外地(如苏南等地)智能化步道已相当普及,通过在起点处手机扫码,步行过程中就会自动讲解一些健康知识、实时统计步数、折算能量消耗,让居民随时了解自己活动量与消耗量,并增长了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居民锻炼的依从性。
建议:盐城市县两级体育部门在每年规划建设健康步道时,一是尽可能在居民运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一些智能化步道;二是建设步道时能够与卫健部门联系,在步道两侧增加一些健康知识宣传内容;三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多建一些塑胶步道,提高居民步行锻炼的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