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植 业

【概 况】 2007年,全市种植业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核心,以建设富有沿海特色的现代农业为主题,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全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全面提升种植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在洪涝、台风、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并发的重灾之年夺得了农业丰产丰收,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农业总产值达到279.08亿元,比2006年增长8.3%。

【粮食生产】 积极组织实施国家优质商品粮产业工程等项目,主攻提质增效,实现了粮食的大丰收。全市粮食总产达580万吨,比2006年增长8.4%,创历史新高。其中水稻面积达到3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万公顷;亩产559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夏粮面积42.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93万公顷;亩产359公斤,比上年增3公斤,实现了超历史。油菜种植面积8.93万公顷,增加2.13万公顷,单产190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

【蔬菜产业】 围绕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突出设施蔬菜,在成功实施“百亿元蔬菜产业工程”和“蔬菜百万亩设施栽培工程”的基础上,继续以高效农业“双百”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大高效蔬菜产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和层次的提升,实现了蔬菜面积、产量、效益三增。全市蔬菜复种面积达到488万亩次,增加0.87万公顷,其中设施蔬菜117万亩次,增加0.8万公顷;蔬菜总产量1132万吨,增加32万吨;产业产值达到111亿元,增加9亿元。

【棉花产业】 继续实施高品质棉“111”工程,大力推进高品质棉的发展;启动实施省棉花“质效双高”工程,不断提高棉花产业效益;努力克服梅雨涝渍、病虫危害、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减轻灾害造成的产量与效益损失,实现了灾年棉花增效。全市皮棉总产18.43万吨,产业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农业抗灾救灾】 2007年,全市种植业生产遭遇了冰雹、台风雨、特大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与烟粉虱、灰飞虱等病虫害的高发威胁。每遇灾害,全市种植业系统都能及时启动抗灾救灾预案,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切实加强预测预报和科学指导,扎实开展防灾、抗灾及灾后补救,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入梅以后的连续多次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降雨量大、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全市农作物受涝32.27万公顷,受灾达17.6万公顷。在严峻的灾情面前,农业部门迅速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会、电视讲座、网络视频专题讲座、公布专家24小时服务热线、印发抗灾技术资料等一系列行动,引导农民科学抗灾补救,全市因灾改补种农作物6.07万公顷,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促进了灾年的农业增效。2007年累计分配下达灾区救灾化肥2600吨、救灾种子补贴资金226.5万元,为灾区的灾后补救和恢复生产提供了保证。

【农产品质量建设】 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作为源头和基础工作来抓,全市“三品”及基地认证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全市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42个,种植面积达34.33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3%,占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8%,阜宁县4万公顷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278个,绿色食品153个,有机农产品35个。其中,2007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2个,绿色食品20个。东台西瓜成为全国唯一的瓜类名牌农产品,射阳大米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大丰宏丰大米等6个产品成为江苏名牌农产品。

(王甫同 孙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