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  业

【概 况】 2007年,全市渔业管理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效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壮大加工为重点,通过大力实施渔业科技三项工程、高效农业“双百”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强龙行动”计划,使全市渔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88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126.6亿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的地位,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8.6%;农民人均渔业增收51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保四争五”的目标。

【高效渔业】 2007年,市海洋渔业局着力组织实施4个省级高效渔业示范区建设、市高效农业“双百”工程20个渔业项目、1万公顷高效渔业倍增工程和0.53万公顷鱼 回鱼产业翻番工程。全市高效渔业新增面积1.12万公顷,超计划任务24%;完成市政府组织实施的高效农业“双百”工程渔业项目25个,超计划任务25%。高效渔业项目的实施,为全市渔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由增量为主向增效为主、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渔业结构调整】 2007年,盐城市渔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全市渔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亮点有:东台市仓东公司当年新增土池成鳗养殖867公顷,三仓农场新增罗非鱼养殖200公顷;大丰市在卯龙垦区规划建设设施渔业10万平方米,年内一期工程已建设3万平方米,建成珍田渔业锦鲤工厂化养殖园1万平方米;射阳县黄沙港至双洋港30公里的海堤两侧土地育蟹苗规模进一步扩大,面积达到2000公顷,共产蟹苗5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0万公斤;陈洋镇土池网箱养鳝面积达到40公顷,比上年增加27公顷,亩纯利在3万元以上;建湖县建阳镇发展小龙虾养殖80公顷;盐都区在龙冈镇九曲村新建千亩稻田育蟹种示范区。这些亮点的形成,引领着我市养殖结构调整的方向,为实现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植了典型。

【水产品加工】 2007年,市海洋渔业局把发展水产品加工作为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渔业产业层次、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空间的关键措施来抓,通过组织实施“以工兴渔”、“强龙行动”和水产品加工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在保持海淡水养殖持续发展的同时,水产加工业取得了新的突破。至年底,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17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加工企业40个,分别比2000年增加114个和25个。全市已培植省级加工龙头企业4个,市级15个,县级13个。江苏宝龙集团、盐城海马食品有限公司已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2007年全市水产品加工量23.26万吨,加工产值21.77亿元,均比2000年增长10倍以上。海天、邦尼等一批投资超千万元的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水产加工项目年内相继建成投产;紫菜加工机组年内新增12台套,全市累计达到45台套。水产品加工已成为本市渔业经济的一大亮点。

【高效养殖模式】 2007年,市海洋渔业局着力推广各类高效养殖模式。土池网箱养鳝逐步推广,仅射阳县达22000平方米;“双机一饵”的推广面扩大,盐都区当年新增500台(套);南美白对虾、斑点叉尾鮰集约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草鱼、梭鱼集约化养殖逐步兴起;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混养的高效养殖比上年扩大8000公顷。

【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9~12月,全市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共举办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15期,受训 1.35万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2万份;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执法检查50多次,出动检查人员816人次,检查企业326个;全市30个水产苗种生产单位(除自育、自用外)持证生产率达100%,97个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三类基地及个体小型养殖场的74个样品药残抽检合格率达100%,8个县级以上水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检测范围。

【水产良种体系建设】 2007年,全市创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省级水产良种场3个,累计建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水产良种(苗种)繁育场共19个,涵盖鱼、虾、蟹、贝、藻等主要养殖品种。

【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 2007 年,全市共拆解报废海洋捕捞渔船146艘,落实报废渔船补助资金340.73万元,转产转业渔民330多人;组织申报报废渔船41艘,经省审核认定41艘;共举办转产转业渔民培训班7期,受训480人次;组织实施转产转业项目11个,获省财政项目补助资金220万元,吸纳转产转业渔民331人。

【休闲渔业】 2007年,积极推进盐城特色休闲渔业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把旅游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培植了一批集餐饮、垂钓、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专业休闲渔场。至年底,全市已有2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休闲渔业示范点”,有8家企业已达到市级休闲渔业示范点要求,并已认定挂牌。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2007年,组织海洋、淡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2次,共放流海蜇苗5000万只,鲤、鲫、草等鱼苗种约9600万尾,总价值53.9万元,促进了渔业资源修复工作。

【发放机动渔船柴油补贴】 2007年,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渔政监督管理机构按照“符合条件的渔民一个不少,不符合补贴条件的渔民多一个也不行”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全市机动渔船柴油补贴发放工作。经受理、审核、公示和发放等工作程序,全市符合补贴条件的渔船9114艘,总功率17.34万千瓦,共兑付补贴资金5173.04万元。

【捕捞许可证管理】 2007年,全市共有在册海洋捕捞渔船2961艘。其中申报转产专业120艘,年审2841艘,征收渔业增殖保护费114.7万元,捕捞许可证年审率100%。

【伏季休渔管理】 6~9月,制定并实施《盐城市伏季休渔实施方案》,先后组织了6次海陆联合检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全市2534艘应休渔船,全部准时回港休渔,实现了休渔渔船安全渡休、渔民群众生活安定、渔区社会秩序稳定工作目标。

【成立涉外捕捞渔业协会】 5月,盐城市成立全国首家涉外捕捞渔业协会。盐城市涉外捕捞渔业协会作为渔民群众的自治组织,架起了政府和渔民之间沟通的桥梁。协会可在指导渔民从业、减少渔业涉外事件、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争取入渔份额、组织渔民编队生产、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减轻渔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等方面发挥管理、协调或自律作用。

【“护渔2007” 行动】 2007年,市渔政执法支队组织实施了以打击海洋非法捕捞为主的“护渔2007”行动。全市共组织海陆检查12次,检查各类渔船2675艘,处理违规渔船314艘,维护了本市管辖海域的海洋捕捞生产秩序。

【打击淡水电力捕鱼专项行动】 2007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蓝剑”打击电力捕鱼专项行动,通过春、秋季开展两个专项行动和常年的检查打击,全市共查处电力捕鱼案件898起,收缴电捕工具557余台套,行政处罚48万余元。由于采取高压打击措施,电捕鱼发生率大幅下降。

【渔港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重视渔港基础设施的建设。东台市在弶港、蹲门、方塘河港口建了3个高标准的航标灯,并自筹资金建了6个浮标。滨海县在翻身河口建了渔用太阳能航标灯,在港区内配备了移动式消防泵。沿海县(市)也积极筹措资金,沿海渔业通讯网基站年底前已经建成。

【建立海上渔业灾害联防机制】 2007年,组织建设海上渔业灾害联防机制。响水县通过对渔民协会会长通讯费进行补贴,增强了管理部门与渔民协会及各在外渔船的信息交流,随时掌握渔船作业地点、渔动状况、人员变化,把灾害性天气信息以及防灾要求及时传达到生产第一线,效果明显。射阳县组织黄沙港镇渔民实行编组生产,40多艘渔船分成两组,在首船的带领下,同出同进港,加强了渔船之间的照应,安全生产系数大大提高。

【海上渔业救助】 明确渔政船的海事救助职责,随时保持渔政船适航状态,配备相应救助设备和急救药品,确保满足应急施救需要。2007年,全市组织海上救助12起,救遇险人员136人,渔船23艘。

【第6次夺得省海洋渔业安全流动奖杯】 2007年,在市、县渔业主管部门和渔监、船检、渔政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下,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全年渔业事故死亡1人,低于省渔业主管部门下达的7人控制指标,渔业安全生产实绩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经省渔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年度综合考核和评议,盐城市再次夺得省渔业主管部门设立的全省唯一的江苏海洋渔业安全流动奖杯“渔安杯”。这是自该奖杯设立7年来第6次夺得该奖项。

(王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