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和机构编制管理

【概 况】 2007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开创人事编制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至年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总数15.21万人;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5万人,其中高级职称8 259人、中级职称3.81万人。盐城市人事局(编办)被评为全省人事系统先进集体、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机关。

【人才引进】 加强引才的宣传工作,在公布紧缺专业人才目录的基础上,坚持人才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对全市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大学生进行表彰,努力营造引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人才就业服务政策,鼓励企业到高校引进毕业生,全年有1000多家企业到高校和市外引进高校毕业生,吸纳人才5000名以上。继续实施“百所高校引才基地”工程,按照“重点放在西北和东北、以综合型高校特别是工科类较强、有盐城经济发展紧缺专业的高校为主体”的原则,与全国140多所高校签订了人才合作协议,在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人才引进培养、市场互动、项目与科研成果对接转化、人才供需信息互动、招生咨询服务等方面,建立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紧密型长期合作关系,为盐城引进了一大批紧缺专业的毕业生。

【人才服务】 围绕全面接轨上海,主动做好人才支撑和服务工作。编印1000册《盐城籍在沪高层次人才名录》,发放到市、县各级领导机关和各经济主管部门,为全市接轨上海工作提供方便。4月份,在市委、市政府2007年(上海)春季招商活动期间,市人事局协助有关部门成立上海(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会,邀请50多名在沪盐城籍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代表,共谋盐城发展大计,为在沪盐城籍人士回报家乡搭建新的平台。加强与长三角人才合作组织的交流与联系,盐城人才接轨长三角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关组织表示将尽快吸纳盐城为长三角人才合作加盟城市。围绕沿海开发,扎实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开展沿海开发人才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沿海五县(市)沿海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的人才配备和需求状况,摸清沿海新兴的清洁能源、造船、制药、港口等产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服务打好基础。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培养选拔基层后备干部,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选拔了97名普通本科毕业生到响水、滨海、阜宁和射阳四县经济薄弱村任职。市人事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盐城市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大学生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努力为大学生“村官”营造“关心优待、强化管理、热情服务”的良好氛围,有关经验在全省专项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得到省委有关领导的表扬。

【人事代理公共服务】 履行人事代理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代理单位和个人提供周到的服务。在充分理解和吃透新工资政策的基础上,为市市政公司等10多家事改企单位近1000名享受“老人老办法”人员和市直事业单位600多名人事代理人员办理了档案工资调整上报手续,为18家中介机构200多名人事代理人员和400多名享受事业保险待遇的个人人事代理人员调整了档案工资;严格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做好流动人员档案的保管、转递、收集、整理等工作。与此同时,认真做好人事派遣类人员的工资发放、保险缴纳、人员变动等相关协调服务工作。

【专家选拔和国外智力引进】 打造企业高科技领军团队,拿出一半以上指标用于选拔企业专业技术专家。做好专家服务工作,协同市委组织部建立市高层次人才“绿卡”制度,为近400名专家颁发“绿卡”,使他们享受免费体检、书报、通信、公交补助等待遇;组织市直近100名专家进行健康检查,并完善健康档案;组织20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赴外地考察休养;建立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市老科协的办公住房、工作经费等困难。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组织江苏伯乐达集团、阜宁经济开发区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全年共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5个,引进国外高层次专家20人次来盐城帮助解决管理、技术难题30多项,增创效益超过千万元。市蔬菜新品种及优质高校栽培基地被命名为“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全省6家),东台市三仓镇新五村被命名为“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村”(全省8家),入选数位于全省前列。

【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以提高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强化工人队伍道德教育为目标,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举办26期23个工种的升级培训班,计1100人次参加培训,合格率达85%以上。积极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全年共向省推荐技师86名和高级技师6名,首次组织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优秀技师和技术能手赴外省市参观、学习和技术交流。适应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稳步实施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考聘分开工作。在全省率先出台第二轮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继续教育意见,并启动实施。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评选市级优秀乡土人才395人。

【公务员队伍建设】 做好公务员法入轨运行的收尾工作,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公务员登记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事业单位参照管理的审核、报批工作。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科学设置招考职位,坚持政策导向,广泛吸引人才,圆满完成2007年全市公务员考录任务。盐城面向村干部考录的探索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中组部和新华社均派人到盐城调研。加强公务员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晋升科级及以下职务审核备案制度和机关职位管理制度,建立公务员职务职数管理信息系统。市人事局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跨部门、部门内部中层干部的交流工作。推进公务员能力建设,创新公务员培训机制,切实搞好公务员“5+X”能力培训,组织有关乡镇党政领导赴常州举办以“乡镇工业和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公务员对口培训班,积极落实“苏港人才合作培训项目”和“千名苏商海外培训工程”有关工作。激励和爱护先进,组织开展市级机关优秀公务员健康休养活动。

【三个文明建设考核表彰和政府绩效评估试点】 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年目标任务、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创新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方法,更加突出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两大重点,更加注重对事关全局性工作的强力推进和重点突破,在考核导向上更好地体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县(市、区)比发展、企业比贡献、部门比服务、个人比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认真总结全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表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省人事厅部署,从2007年上半年起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试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市人事局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一步规范表彰奖励工作。

【困难企业军转干部解困与稳定】 把热心帮助企业军转干部解决实际困难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有理、有利、有节、有针对性地开展解困与稳定工作;加强上下左右的协调,注重个案解决问题,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解困政策落实到位。深入排查影响稳定因素和引发越级上访的具体问题,着力解决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进一步抓好工作责任制和沟通联络制度的落实,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对象的稳控工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保证了中共十七大、全国全省“两会”期间和盐城社会大局的稳定。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市人事局在统筹规划、深入调研、测算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实施建国以来第四次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各项改革政策,按期对107个机关、392个事业单位2万多人按新工资政策进行了套改,为4000多名离退休人员增加了离退休费,圆满完成改革任务,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目标。工资改革后,及时为市级机关、事业单位1.5万多名工作人员晋升级别工资和薪级工资,配合财政部门做好规范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参与省人事厅“级别与待遇挂钩”专题调研,组织开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收入状况抽样调查工作。

【事业单位改革】 积极做好市直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稳慎处理有关单位人员分流处置等问题,市直列入改制计划的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基本改制到位;同时,积极协调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及时处理已改单位的复杂遗留问题和新情况、新矛盾。按照“规范、发展、搞活”的思路和“分类改革、分别管理”的要求,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进行认真梳理,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如何再分类和实施分类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有关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初步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盐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在省人事厅专项检查中受到好评。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评审组织建设,组建56个专业化评委会,并首次组织对新进入评委会人员的业务培训;积极推行职称评价方式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晋升人员实行面试答辩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并在评审时推行量化积分,使评审从重学历、重资历向重能力、重业绩转变;规范职(执)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职务互认工作;实行职称申报联席会审制度,职称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市编办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及其他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的改革工作。做好2004年市区区划调整盐都区3年过渡期结束后有关编制调整工作,办理亭湖区张庄办事处移交盐都区、射阳县盐东镇移交亭湖区的相关事宜。

【乡镇机构改革试点】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扩大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市编办及时跟踪了解改革试点县响水县乡镇机构改革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会同响水县对有关问题进行调研,对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及时做好与省、市、县三级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至年底,响水县所属乡镇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事项已经省编办批复下发,整体改革方案已经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下发。同时,关注和督促其他县(市、区)继续抓好一个乡镇的改革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编办和省两办、省编办关于严格控制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精神,巩固督查成果,从严控制全市乡镇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为全面实施乡镇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省编委《关于在全省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见》和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一办法、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务求实效,全程管理、有所创新”的总体思路,将实施实名制管理作为全年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项目推进。3月初在全省率先出台《盐城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从7月底开始,开展对各县(市、区)编办和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的业务技术培训、机构编制人员实名制信息采集、审核、建库和发放《机构编制管理证》等项工作。至年底,市本级共474个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信息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建库工作完成过半,并转入试运行阶段;各县(市、区)的建库工作也都在加紧进行之中。10月上旬,市编办承办了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座谈会,盐城的有关做法在会上作了重点介绍。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组织全市编办系统登记管理人员参加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培训班,提高登记管理人员的依法登记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严格按照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时限要求做好各项登记管理工作,年内直接办理市本级及市开发区各类登记事项473件。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的监督管理,市、县两级登记管理机关连续第二年在法定期限内全面完成了3221家事业单位法人的网上年检工作,年检率达100%。通过法人年检,查纠了一批事业单位法人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事项登记、丢失法人证书等问题,防范了市场风险。

【人事考试】 为不断提高人事考试工作质量,首次与考官签订诚信协议,对重要考试考场实施全封闭管理,高标准完成考录公务员网上报名、笔试、面试等重点考试工作任务,圆满完成40多场、5万多科次的各类考试考务组织工作和20多种执(职)业资格、水平等级考试的报名工作。提请市政府出台了《盐城市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事考试基地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市人事考试中心被省人事考试中心表彰为“江苏省人事考试考务工作优秀单位”。

【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人事部门信息化建设,完善盐城人事编制网、盐城人才网的服务功能,开通盐城人事考试网。坚持人才服务的公益性发展方向,推进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市场交流活动,为人才流动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对人才交流活动的监管,市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人才中介组织及其活动进行清理整顿,组织全市130多名人才工作者参加全省人才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加快人才市场的发展步伐,在人才派遣、人事外包等人才服务上有新的突破,增强了人才市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阳光人事建设】 加强人事部门内部管理和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相关处室联合会办机制、人才业务“一站式”服务机制、职称考试“一条龙”服务机制、大批量业务上门服务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搞好国有资产清查,规范收费行为,主动接受财政监督检查。开展争做“有建树、有情义、有魅力、有诚信、有品位”人事干部大讨论征文活动。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双挂”、企业党建共建、项目挂钩服务、乡镇挂钩扶贫等项工作。在调配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市人才信息新闻发布和预报机制,改革公务员招录面试中考官的组成方式,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审程序等等,努力在各个环节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市人才市场被评为江苏省文明诚信市场,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人力资源市场,市人才服务中心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市人事考试中心、市人才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文明单位。

(李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