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盐城市文明新事集锦

【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好载体——“德育手抄报”创评】 从2005年开始,东台市以纪念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在广大未成年学生中开展“德育手抄报”评比活动。每年的评选表彰之后,将获奖优秀作品制作展版在全市80多所学校进行巡回展出,扩大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手抄报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构建和谐社会等德育主题,手抄报统一版面,一律为四开版,有报头、有栏目、有文字,版面活泼美观,图文并茂。数以万计的少年儿童自行设计、自行选材、自行撰稿、自行誊写,动手动脑,既激发了爱国情感,学习了历史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写作水平。

【新农村精神文明进村入户的好形式——“三和家庭”评比】 2007年,东台市在全市34万户家庭中广泛开展以“清洁和美家庭”、“诚信和善家庭”、“文明和谐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三和家庭”创评活动。在制定“三和家庭”创评标准时,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建设新农村等时代要求融入其中,增强了创评活动的时代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三和家庭”的创评,密切了家庭成员关系,融洽了邻里关系,带来了农家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大丰市为107名贫困生圆梦大学】 2007年,大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众人携手、爱心助学、共建和谐”关爱贫困大学生献爱心活动。活动专门成立了组委会及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各项工作。一是宣传发动,二是核实公示,三是意向结对,四是广场认领,五是跟踪回访。活动吸引了120多个单位、企业和个人参加,共募集助学金110多万元,资助107名贫困大学生完成4年学业。这项活动激发了全社会关爱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捐资助学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射阳县创建社区和谐驿站】 2007年5月以来,射阳县在全县社区广泛建立社区和谐驿站,努力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一是召开“联席会议”。群策群力解决文明和谐驿站的各类问题,形成文明共创、实事共办、义务共担的格局。二是组建志愿者联络队伍。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成立各类志愿者队伍,采用分栋包干、主动入户走访的方式,了解民情、反馈情况,同时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等,接受居民的来信来访。三是设置“文明之窗”。在各社区醒目处都设置“文明之窗”,对一些乱扔垃圾、说脏话等不良行为进行“曝光”,对热心公益服务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进行表扬。和谐驿站创建以来,居民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风尚得到提高,形成社区家庭和睦、邻里以礼相待的良好氛围。

【建湖县实施“和谐进万家”10项工程】 2007年以来,建湖县委宣传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径,以实施“和谐进万家”10项工程为统领,精心组织16个镇区、28个县直部门和40个单位,上下联动,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主题活动,增强了宣传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了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谐进万家”10项工程的实施,掀起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潮,投入总资金近2000万元,参与群众达60万人次。其中,仅送淮剧和杂技下乡、进社区演出就达500多场,送电影近3000场,送图书3万余册;结对共建活动为村居新办实事800多件,大学堂培育农民6万人次,涌现省、市、县各类先进典型80人。

【“代理家长”架起爱心桥】 建湖县草堰口镇提出发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积极性,建立“代理家长”制,切实关爱“留守儿童”。该镇通过协调聘请了534位“五老”为每一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人选,深入组织“三情”结对关爱。动员与“留守儿童”家长有亲戚关系的“五老”,用亲情关爱;动员与“留守儿童”家长是朋友关系的“五老”,用友情关爱;动员与“留守儿童”家长有邻居关系的“五老”,用邻里情关爱。“五老”担当这些青少年的代理家长后,他们通过五帮(帮学习、帮教育、帮管理、帮解困、帮解难),成为这些孩子情感沟通的保育员、日常行为的监护员、思想品德的关教员、学习生活的辅导员。“代理家长”实施以来,全镇534名“留守儿童”及孤残儿童都有明显的进步,该做法受到国家、省、市、县关工组织的表彰。

【陈集镇“农民文艺轻骑兵”常年不散传文明】 阜宁县陈集镇按照引导为主、扶持为辅、自主创业的思路,注重培植发展镇业余文艺宣传队,走出了一条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农村文化发展路子。文艺宣传队现有10名队员,编剧、演员、配器健全,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传活动,每年走村串户为群众演出近500场次,观众6万余人次,队员人均收入近1.8万元,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编演的节目,既给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带来欢乐,又宣传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深受群众好评。

【留守孩子的乐园——沟墩镇校校建立留守孩子托管中心】 阜宁县沟墩镇有“留守儿童”981人,由于亲情缺乏、家教断层,成了“家长焦心、学校烦心、邻里担心”的一个特殊群体。为抓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沟墩镇在8所中小学校成立了留守孩子托管中心。各托管中心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配备专职厨师,负责孩子们的一日三餐;配备生活老师,负责给孩子洗衣服、打扫房间等;每周派一名老师,负责接送孩子上学;平时还有5名老师值日,带领孩子晨读、做早操、上晚自习等。同时邀请退休教师担任思想辅导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托管中心真正成为留守孩子温暖的家。

【“十讲文明”树新风】 2007年,滨海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全民素质的县情出发,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十讲文明·共创和谐”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县组织20多个部门近万人在县城隆重举行启动仪式,在城乡发放5万多份倡议书,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按时序进度强势报道活动开展情况。活动中,他们集思广益,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征求各界意见,及时完善活动方案。具体操作上,多方联动,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立意深远、富有成效的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明显提升,县城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窗口服务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呈现一片文明和谐的景象。

【创办红十字博爱学校】 响水县从2000年开始创办全省第一个博爱班,2006年4月又成功创办全省第一所红十字博爱学校,将全县的社会孤儿集中管理与培养,“博爱学校”的孩子均住校就读,免费吃住,免学杂费、书本费,并有专职生活老师照应他们的起居。学校把教职工分成16个帮扶小组,与孤儿结成“对子”,担任“校内家长”,实行学习、生活全方位关心。几年来,该校有100多人次受到省、市、县表彰。

【响水县国税四分局开设“国税110”】 响水县国税四分局以服务客商为己任,找准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全省国税系统中首推“零距离”人性化服务方式,开设“国税110”,为落户陈家港化工集中区的企业提供24小时全天候“预警服务”、“提醒服务”、“亲情服务”。客商只要拨打“国税110”电话,县国税四分局总是及时为企业提供纳税咨询、办理纳税申报、行政审批手续等服务,解除客商的燃眉之急,深受客商的赞誉。几年来,“国税110”先后解答客商的咨询500多次,为企业办理纳税申报近百次,使联化、森达、大和等一批“航母级”企业如期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促进了税收高位增长,实现了税企“双赢”。

【“三情”关爱“留守孩子”活动】 响水县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通过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留守孩子工作站”,发动全县6735名乡村干部、在岗教师和“五老”对象广泛开展“三情”关爱“留守孩子”活动。一是亲情结对。将“留守孩子”与亲戚挂钩结对。二是友情结对。将“留守孩子”与其父母的朋友挂钩结对。三是邻情结对。将“留守孩子”与邻居结对监护。全县9909名留守孩子都有了职责明确的监护人。通过手把手管护,心贴心帮教,几年来,该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无一例人为事故发生,无一失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响水县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 2007年初,响水县在响水中学成功创建五个“周恩来班”的基础上,组织各学校申报县级“周恩来班”,经过认真审查,确定全县首批创建班级16个。通过组织开展周恩来故事会、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收看相关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伟人的了解。组织学生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让学生了解伟人、感受崇高、净化心灵。召开研讨会,交流创建经验,编印工作简报,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创建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道德礼仪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尚庄镇农民自办网络直播文艺晚会】 2007年元旦晚,由尚庄镇党委、政府主办,尚庄文化服务中心承办的“新农村、新农民、新气象、冲新浪、贺新年”为主题的“农家乐”网络直播文艺晚会,通过英特网向全国直播。晚会直播设立镇主会场和12个村居分会场,组织了2000多名观众在现场观看,3000多网民在家观看。晚会持续2个小时,参加演出人员120多人,表演的18个农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不同场地通过网络进行直播,开创了全国农民网络文艺晚会直播的先河。

【勇夺金牌的特殊团队——龙冈小学培智乒乓球队】 2007年10月,龙冈小学培智乒兵球队代表中国队,在上海举行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充分诠释特奥会“你行,我也行”的主题理念,勇夺6枚金牌、2枚银牌和2枚铜牌,创造了盐城市残疾人运动员有史以来在世界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多年来,龙冈小学高度重视对智障儿童的关爱,以乒兵特色开发智障学生智力,培智运动员先后获得国家级金牌29枚,银牌17枚,铜牌6枚

【道德银行“增值”道德】 2002年以来,盐都区大力开展“道德银行”实践活动。该区在社区建立“道德银行”,设立奖励基金。平时记录居民在热心公益、邻里互助、勤劳致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方面的事迹,记录在案,“存”在“道德银行”里,年终按“储户”积分多少给予不同程度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以此作为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道德银行”建立6年来,在全区营造了扬善遏邪、创优争先的良好道德氛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百姓明星”评选活动】 亭湖区雅和社区通过开展“百姓明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以先进促后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社区依靠居民、发动居民,邀请居民代表组成评选委员会,制定评选评比条件和评选规则,广泛宣传发动,经过推荐报名、初选、评委评审、公示、群众评议等形式,产生了六名情系社区、奉献社区、推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先进人物。“百姓明星”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居民素质提高的平台,从而掀起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学习先进人物的高潮。

【“关爱工程”温暖社区残疾人】 亭湖区五星街道新河社区实施“关爱”工程,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一是造浓关爱残疾人的氛围。成立“扶残基金会”,精心组织公益活动。二是扎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将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为残疾人免费体检,并动员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三是积极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教育残疾人,鼓励和帮助残疾人自谋职业。四是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组织社区残疾人“市区一日游”、“拥抱大自然、糜鹿鹤乡行”、湿地一日游等活动。五是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与市区法律服务所和街道司法所协调并得到大力支持,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免费的法律服务。

【社区论坛议社情表民意】 近年来,亭湖区五星街道新唐社区党总支结合社区实际,举办“社区论坛”,以研讨会为主要载体,每年选定4-6个有关社区党建、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让社区居民和社会各方议社情表民意,增交流促和谐,共同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为不断提高论坛水平,社区论坛每期都请领导、专家、居民代表进行点评,吸引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关注。社区还将论坛成果编成报纸,发放到居民手中,让论坛真正成为联系社区与居民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红十字博爱小区暖人心】 建湖县冈西镇2005年4月遭受龙卷风袭击,共有100多间房屋倒塌,1000多间房屋严重受损。灾情发生后,省、市红十字会结合灾后重建,先后筹资84万元,为建湖县冈西镇双墩村58个受灾困难户建房。新建房为统一样式的农家小别墅,两户一幢二层小楼每户140平方米。经过三年建设,重灾区建湖县冈西镇双墩村红十字博爱小区58户村民住宅全部建成,搬迁入住。市红十字会还投入8万元配套建成120平方米红十字服务站,给村民提供娱乐、休闲、交流、健身的场地。

(侍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