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概况

责任编辑 王 芳

市情概要

【区位优势】 盐城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西与淮安市、扬州市毗邻,北隔灌河与连云港市相望。全市土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5.33万公顷,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 。盐城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滩涂资源,全市海岸线长580公里,占全省的56%,滩涂面积45.33万公顷,占全国的七分之一。目前,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全境为平原地貌,河网密布,纵横交错,仅盐城市区的河道就有111条之多,是名副其实的“百河之城”,水乡特色显著,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盐城海陆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河运五位一体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口岸功能进一步增强,盐城南洋机场、大丰港相继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民航开通了至北京、广州、温州及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是江苏省第二个开通国际航线的城市;新长铁路已开通至全国铁路客货运;盐宁、盐通、盐淮、盐连4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苏通大桥开通后盐城融入了上海 2 小时经济圈。
盐城是沪、宁、徐三大区域中心城市300千米辐射半径的交汇点,是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城市,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发展沿江、大力发展沿海、积极发展东陇海线”的三沿战略及“海上苏东”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地区,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随着省市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区域性大交通设施的建设,盐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
盐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人文荟萃,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2007年,盐城市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以及盐都、亭湖2个区。全市共有129个镇,9个乡,9个办事处,1962个村民委员会,493个居民委员会。全市土地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809.79万人(市区人口达158万人),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地区生产总值1371.02亿元,人均GDP达到1.80万元。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等称号。盐城也是全国闻名的淮剧之乡、杂技之乡。

【沧桑变迁】 盐城是沿海成陆较早的地区之一。市境海陆几经变迁,经历了桑田沧海、沧海桑田的演变过程。距今2万年左右,现市境均为陆地。距今7000年左右,气候普遍转暖,一次大规模海浸,今盐城辖境均为大海,成为浅海湾的一部分。距今7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期,海面基本稳定。长江、淮河搬运入海的大量泥沙在浅海湾底部逐步堆积,形成了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岸外沙堤,海岸线长期稳定在阜宁、盐城一线,即被称之为西冈的今羊寨、龙冈、大冈、安丰一线。秦汉前,距今约3900~3300年,西冈以东开始形成新的内堤,即被称之为东冈的施庄、上冈、盐城、草埝、东台一线。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淮,历700余年,带来巨量泥沙入海与长江口入海北移的泥沙会合,使盐城海岸线迅速向东淤长,海涂渐成陆地。

【地貌特征】 全境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洼,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对高度不足8米。分为3个平原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其地势大致以废黄河为中轴,向东北、东南逐步低落。废黄河海拔最高处达8.5米,东南侧的射阳河沿岸最低处仅1米左右。里下河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属里下河平原的一部分,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该平原区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最低处仅0.7米。滨海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东,总面积为7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该平原区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东台境内地势较高,一般海拔为约4米~5米间,向北逐渐低落,到射阳河处为1米~1.5米。

(一 方)

【气候特点】 盐城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一般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渠北属南暖温带气候,具有过渡性特征。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与同纬度的江苏省西部地区相比,春季气温低且回升迟;秋季气温下降缓慢且高于春温;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显偏多。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受欧亚大陆冷气团影响,盛行偏北风且多寒冷天气;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且多炎热天气,空气温暖而湿润,雨水丰沛。

2007年全市的气候特点是:全年平均气温偏高,初夏天气炎热,高温日接近常年。春旱秋涝,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下半年明显偏多。年内灾害性天气频发,龙卷、大风、暴雨、强雷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对全年的农业生产有较严重的影响。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6℃~15.9℃,比常年同期偏高0.6℃~1.5℃。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7.5℃,7月28日出现在东台市;极端最低气温为-7.9℃,1月9日出现在响水县。
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平均气温为3℃(响水)~4.7℃(东台),全市的冬季平均温度与常年相比偏高1.2℃~2.0℃。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7.9℃,1月9日出现在响水县,冬季极端最高气温为21.5℃,2月6日出现在东台市。
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14.0℃~15.2℃,除响水县比常年同期高0.9℃外,其余县(市、区)比常年同期偏高1.6℃~1.9℃。春季极端最低温度0.6℃,3月20日出现在响水县,月极端最高气温34.0℃,5月26日出现在射阳县。
夏季(6~8月)平均气温25.1℃~26.3℃,除响水县偏低0.3℃外,其余县(市、区)比常年同期偏高0.2℃~0.6℃。夏季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37.5 ℃, 7月28日出现在东台市。夏季≥35℃的高温日数为10天,基本上为正常范围。
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5.6℃~17.1℃,响水县比常年偏低0.1℃,其余各县(市、区)与常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偏高,偏高0.5℃~1.1℃。极端最高气温为31.7℃,9月27日出现在射阳县;极端最低气温为-0.9℃,11月19日出现在响水县。
降水量: 全市年降水总量为1080.7毫米~1307.7毫米,与常年相比正常略偏多。明显的特征为春旱秋涝。
冬季(2006年12月~2007年2月)总降水量为45.4毫米~69.7毫米,其中,北部响水、滨海、阜宁三县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中部比常年同期偏少2~3成,南部东台、大丰比常年偏少接近5成。
春季(3~5月)总降水量为142.9毫米~262.8毫米。除东台比常年同期偏多16.3%,响水县接近常年外,其余县(市、区)比常年同期偏少1.8%~26.8%。春季总雨日为19天~25天,比常年偏少3天~6天。
夏季(6~8月)总降水量为546.4毫米~890.7毫米,其中:除射阳县比常年偏少1%外,其余县(市、区)与常年同期相比属正常略偏多2成~4成(大丰市偏多近7成)。
秋季(9~11月)总降水量为169.9毫米~281.9毫米。北多南少的形势明显,北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5成~6成,中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南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1成~2成。
(吴云荣)

【历史渊源】 盐城是东部沿海开发利用较早的地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相继被发现的阜宁施庄镇东园遗址、东台市溱东镇开庄遗址、阜宁县板湖乡陆庄遗址等为数众多的古人类活动遗存证明,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海之滨,淮河两岸,射阳湖畔,已有盐阜人民的远祖在这块狭长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孕育了盐城的远古文明。

战国时期,先民们利用近海之利“煮海为盐”。秦汉时代,境内 “煮海兴利、穿渠通运”,盐铁业相当发达,当时这里人口较多,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比较普遍。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单独设县,因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运盐的盐河,故称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盐渎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盐城成为名副其实的产盐之城。盐城因“盐”置县,因“盐”兴城,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盐城的海盐生产无论是技术,还是产量、质量,在海盐生产历史上都独领风骚。盐城以海盐文化著称于世,海盐文化是这座城市文明的根基和灵魂。
北齐时于盐城设射阳郡,陈时改为盐城郡。隋大业末年,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韦彻据盐城立射州。唐初,废射州(直至清末,境内未设过州、郡)。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设东台县。
民国期间,境内先后设江苏省盐城第十行政督察区、盐城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盐城区辖盐城、东台、阜宁、兴化4县。
1940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盐城,成立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9月,成立盐阜区行政公署。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淮安、涟水7县和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次年,涟灌阜边区改建射阳、滨海2县。
1949年4月21日,盐城专区辖盐城、射阳(由原阜宁、盐城的串场河以东,射阳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所组成,县人民政府驻合德镇)、建阳(由原阜宁、盐城的串场河以西及皮岔河以北的地区所组成,县人民政府驻湖垛镇)、阜宁、滨海(由原阜宁、涟水、灌云3县各一部分地区所组成,县人民政府驻东坎镇)、涟东(为原涟水盐河以东的部分地区,县人民政府驻大程集)、淮安7县。专员公署驻盐城镇。
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专区的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专区。同年撤销涟东县,并入淮阴专区的涟水县。
1951年7月11日,台北县改名为大丰县,建阳县改名为建湖县。盐城专区辖8县。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盐城专区。盐城专区辖盐城、东台、淮安、滨海、射阳、阜宁、大丰、建湖8县。
1954年,将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盐城专区辖7县。
1966年,以滨海县中山河以北地区设响水县(县人民政府驻响水镇)。盐城专区辖8县。
1970年,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辖盐城、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响水、大丰、东台8县。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区)体制,改盐城地区为盐城市,辖响水、滨海、射阳、阜宁、建湖、大丰、东台7个县。市区设城区,原盐城县辖区改为郊区。盐城市共辖7县2区。
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东台县,改设东台市。盐城市共辖1市6县2区。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盐城市郊区,设立盐都县。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丰县,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大丰市。
2003年,盐城市城区更名为盐城市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2007年,盐城市辖2市5县2区。

【历史名人】 盐城地处南方吴越文化和北方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带,在南北文化的影响下,盐城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海洋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孕育和造就了众多名士英才。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文雄海内,蜚声华夏。宋代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后相继入朝为相,人称为“西溪三杰”,被传为千古佳话。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吕夷简《咏牡丹》:“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王侯家”、范仲淹《至西溪感赋》:“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写在西溪任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任西溪盐仓监时倡修的捍海堰,屏蔽盐灶,泽被后世,世人传颂为“范公堤”。南宋丞相陆秀夫与国共存亡,成为流芳百世的抗元民族英雄。元末盐民张士诚揭竿起义,建立大周政权,在平江(今苏州)自称吴王。以张士诚为领袖的盐民起义,前后坚持了14年之久,是推翻元朝腐朽统治的重要力量。文学巨匠施耐庵曾隐居白驹场,著就鸿篇巨著《水浒传》。明代哲学家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名闻全国。书法家宋曹的作品飘洋过海,饮誉扶桑。清初布衣诗人吴嘉纪,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历代群贤共放异彩,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孔尚任、李汝珍用盐城的水墨润就了不朽名篇《桃花扇》、《镜花缘》。晚清武状元徐开业镇守潼关,以身殉国。水利专家冯道立治水有方,著就《淮扬治水论》、《测海蠡言》等名篇40余部。爱国志士臧在新、伏龙等追随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为国捐躯,被国民政府追授为中将衔。“五卅”反帝爱国先驱顾正红,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戈公振,左联作家孙石灵,爱国科学家喻兆琦等著名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尽显风采。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这里一度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在刘少奇、陈毅、黄克诚、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盐城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革命烈士。当代更是人才辈出。佛教居士高鹤年,书法家高二适,教育家陈中凡,杰出外交家乔冠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被誉为中共“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等等,难以一一列举。为了纪念历代名人,缅怀他们的业绩,1986年建成新四军纪念馆,2000年在迎宾公园内兴建了《盐城历史文化名人长廊》,各县(市、区)修复了一批名人故居,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资源状况】 海洋和滩涂资源 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其中潮上带1677平方公里,潮间带1610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75%、64.6%、60.8%。隶属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等县(市)的沿海滩涂,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

岸线港口资源 盐城市海域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面积1.21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国唯一无赤潮的内海水域。沿海陈家港距连云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运条件比较优越,为二级航道,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大丰港北距青岛港210海里、连云港120海里,东距日本长崎港460海里、韩国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湾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是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滨海港地处江苏沿海中部、连云港与长江口之内,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10米等深线离岸最近处为1.22海里,深水直通大海,可建5万吨~10万吨级码头泊位,是江苏沿海水深条件最好的岸段之一。射阳港现拥有千吨级码头5座,并开通了集装箱内河支线,港口年吞吐能力可达530万吨,已与沿海24个港口通航。
石油天然气资源 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预计总储量达2000亿立方米,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陆上最大的油气田。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有着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  
农产品资源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海洋及动植物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有212个、面积14.87万公顷,畜牧业产地87个、畜禽规模1799万头(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面积6800公顷;绿色食品基地6个,面积1467公顷。全市无公害产品发展到140个,绿色食品66个,有机食品16个。
劳动力资源 盐城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城乡劳动力供给总量为39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106万人,出国劳务2万人。现有富余劳动力84万人,可供输出50万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21万人。可供输出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6万人,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文化程度的26.5万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万人;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有5.8万人,初级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员14.8万人。
(一 方)

【城市标志】 城市性质 1985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盐城市的城市性质为:“新四军抗日革命根据地,以发展食品、轻纺、机械工业为主的工商城市,市域中心”。1990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盐城市的城市性质调整为:“苏北沿海中心城市之一,以发展轻纺、食品、机电工业为主的工商城市,新四军抗日革命根据地”。1995年11月,《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通过专家论证,明确盐城市的城市性质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滩涂、海洋工程开发基地,新四军抗日革命胜利纪念地。2003年9月,《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通过专家论证,明确盐城市城市性质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2006年8月,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明确盐城市城市性质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城市。

盐城精神 艰苦奋斗,创新创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
市树市花 2005年7月,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决定将市树由“合欢、水杉”调整为“女贞、银杏”,市花由“紫薇、石榴”调整为“紫薇、牡丹”。
(周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