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概 况】 2007年,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各类中小企业为宗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培育服务市场,加快建立健全由政府组织、监督,社会多方参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业务范围逐步拓展。从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经营管理、企业策划服务的中介机构,占据全市服务机构的主流,约占总数的70%以上。有些服务机构还能根据形势发展和企业需求,开发和延伸了产品推荐、质量认证、政务代理等全新的服务内容。二是服务方式逐步创新。有一半服务机构能改变传统“在家坐等”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电话、网络、刊物等现代传媒和服务手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点对点”服务为“点到面”服务,主动登门送信息、送辅导、送服务,扩大了影响范围,提高了知名度,顺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三是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大部分服务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都能主动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80%的服务机构建立了质量承诺服务和后续跟踪服务等制度,有三分之二的服务机构建立了内部人员监督管理机制。

【创业辅导服务】 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创业辅导和职业培训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措施,确立了创业辅导工作的重要地位。年内,全市共建成20个创业辅导与职业培训基地,认定50个创业辅导和职业培训中介机构。建立近1000人的从事创业辅导、职业培训的师资人才库,其中创业辅导大师50名,创业辅导师100名。

【信息服务】 一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网站的建设力度,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网络维护管理,与省中小企业网站实现链接,加大信息发布量。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开展电子商务,网络在线培训工程,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创办《盐阜创业动态》,定期公布指标实绩,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全年共刊出16期。

【技术支持服务】 一是建立全市民营经济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月报制度。为了全面了解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情况,确保重大民营投资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着手建立5000万元以下民营工业投资项目月报制度,对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投资的重点竣工项目、重点在建项目(1000万元至5000万元以下)进行重点跟踪督查。二是申报了一批专利科技新产品。根据省中小企业局、省知识产权局的要求,组织盐城市机床有限公司的C6166/Y卧式车床、盐城市弘昕油箱有限公司的抗震动防漏油的固定结构的柴油机油箱等13户企业和产品申报省民营企业专利科技新产品。

【融资担保服务】 4月,成立了盐城市信用担保协会。年内,一手抓组建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注册资本规模达3000万元以上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一手抓组建以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集聚区或行业协会为基础的相关企业参加的基层互助担保组织,推动全市新登记注册担保机构56家,新增注册资金4.1亿元。各类担保机构累计为全市2420户中小企业提供7480笔担保,融资担保总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76%。射阳、建湖、阜宁等7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了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全市共建成互助性担保机构60家。

【人才培训服务】 2007年,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为重点,举办一系列培训活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月,为期5个月的江苏省第二届中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结业,80多名学员顺利领取南京理工大学颁发的管理研修结业证书。3月,举办了“企业境外融资和上市专题讲座”,全市有近百名具备进入上市流程条件和有上市需求并列入上市后备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听取了讲座。5月,邀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作“宏观经济调控与企业战略变革”专题讲座,400多名民营企业当家人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听取了讲座。另一方面,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充分利用高校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培训基地,支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培训机构,为企业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年内共实施培训10万人次。

【市场开拓服务】 4月,组织开展了“外地客商看盐城暨民营经济重大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邀请了来自浙江、上海等10多个地区共870多名客商来盐城考察洽谈,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45个,总投资额90.65亿元,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99个。9月,组织30户企业参加中国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2007(苏州)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中国(无锡)民营企业高新技术洽谈会,促进了盐城中小企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法律维权服务】 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组织引导社会法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开通咨询服务热线,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民营经济投诉中心通过媒体不间断的向社会公布投拆电话、电子邮箱和办公地址,并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日事日理,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同时在全市选择了20家企业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联系点,联系点企业明确专人联络员,及时反馈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市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共受理各类民营经济投诉156件,其中:来访32件,来电14件,来信83件,电子邮件15件,市委、市政府领导交办12件。投诉总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4.7%。

(肖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