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情况


【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总体情况】 根据省统计局反馈数据测算,2008年全市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总体得分达90.02分,比上年增加4.36分,比2003年提高20.40分,年均提高4.08分。从四大类构成看,社会发展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1.71%,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0.36%,比上年提高1.70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89.28%,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88.9%,比上年提高6.52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3项指标达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比上年增加2项,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未达标的12项指标中,有4项指标达市定时序进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但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和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8项指标未达时序进度。
在未达标的12项指标中,各项指标得分与目标分值按差距大小排列分别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差距2.32分;森林覆盖率,差距1.28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1.22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1.15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1.13分;城市化水平,差距1.11分。六项指标分值差距累计达到8.22分,占总体分值差距的82.39%。

【县(市、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情况】 按市定实现时间,东台、大丰为2010年,响水、滨海为2014年,其他地区与市同步为2011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按此时序进度测算,各地全面小康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从综合得分看,东台、大丰仍然走在全市的前列,综合得分分别为95.67分和94.17分;亭湖、盐都、建湖综合得分也均超过了90分,分别为93.69分、93.45分、90.37分;射阳、阜宁、响水和滨海综合得分分别为87.02分、84.95分、83.47分和82.72分。从已达标指标看,2008年,各县(市、区)达到目标值的指标都在12项以上,其中最多的是东台达17项,大丰、亭湖均为16项,射阳、盐都为14项,建湖为13项,阜宁、滨海、响水分别为12项。从完成时序进度而未达标的指标看,滨海9项,响水8项,盐都6项,东台、建湖分别为5项,大丰、亭湖分别为4项,阜宁、射阳分别为2项。从未达标也未完成时序进度的指标看,阜宁11项、射阳9项,建湖7项,亭湖、盐都、响水、大丰分别为5项,滨海4项,东台3项。

【盐城市与苏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比较】 从三大核心指标看,2008年,盐城市人均GDP达21233元,比上年增加3269元,总量仅次于徐州的23069元,位列第二位,增量列第三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盐城市达13203元,比上年增加1811元,总量略低于徐州的13205元,列第二位,增量低于连云港和淮安,列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盐城市达6867元,比上年增加775元,总量和增量均列苏北第一。
从总体得分情况看,徐州综合得分第一,盐城市第二。连云港、淮安、宿迁分别为第三、四、五位。
从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四大类实现情况看,徐州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方面得分列第一;盐城市在生活水平方面得分列第一,经济发展方面得分列第二,社会发展方面得分列第四,生态环境方面得分居末位;连云港在社会发展方面得分列第一。

【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2008年盐城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一些已经达标的指标基础还不够稳固,一些难点特别是研发投入、生态环境、农民增收、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等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研发投入问题。盐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制约因素,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仍威胁着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滞后。2008年,盐城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0.63%,仅为目标值1.5%的42%,是25项指标中与目标值差距最大的一项。企业发展在技术上表现为“拿来主义”,没有很好地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高科技产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仅仅处在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全市近半数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没有设置技术开发机构。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还未形成;多数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在职培训和教育不够重视,知识更新相对落后,人才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建设问题。首先是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够稳定。从历年监测情况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受各种因素影响,监测数据时高时低,波动性大的情况一直存在。因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标不代表以后就会持续达标,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环境保护,年内水污染事件就是一个警示。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是森林覆盖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200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3.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与目标值相差6.4个百分点。未来3年要达到20%的目标,年均需提高2.1个百分点以上,按照省认定的国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基数计算,每年须植树造林40万亩左右。根据近两年对植树造林监测情况来看,每年增量仅为1.33万公顷左右,与时序进度有较大差距。从各地情况看,亭湖、盐都、射阳、建湖、大丰等地尤为突出。
(三)农民增收问题。从全面小康监测结果看,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且均达到时序进度,但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城乡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不高。2008年,全市城乡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为27.4台,与目标值40台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较低,平均仅为9台,远低于城镇的56台。就是最高的大丰,农村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也只有18台,射阳仅有3台。这与农民收入不高、增长不快,消费结构升级较慢有很大关系。
(四)城市化水平问题。2008年盐城市城市化率为44.8%,与目标值相差10.2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要达到55%的目标,今后3年,每年要提高3.4个百分点。若按2008年全市户籍人口810万人计算,每年要有27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若按2008年常住人口752.2万人计算,每年要有25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从前几年农村人口转移情况来看,还没有转移人口突破15万人的年份,因此城市化达标的难度较大。从各县(市、区)来看,县级城市化率目标值为45%,低于市级目标值10个百分点,大部分地区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只有响水、滨海、阜宁有一定难度。
(五)产业结构调整问题。2008年盐城市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2.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与目标值92%相差9.2个百分点。未来3年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2%以上,年均需提高3.07个百分点。从前几年的调整进度看,均未达到过时序进度。从近几年各县(市、区)调整进度看,二、三产业比重达标的难度要高于全市。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主要举措】 (一)加快推进沿海开发开放,拓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空间。1.深化沿海开发战略,加快沿海经济发展。一要放眼更广的区域范围,对全市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定位进行再深化,对各专项规划和节点规划也要作深化完善。二要突破以港口为重点的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策应国家战略的新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的新形势,采取超常规措施,坚持能快则快,强力推进大丰港二期、射阳港、滨海港和陈家港建设。同时,要继续加快通海公路建设。三要明确沿海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大力招引先进制造业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2.继续走国际化之路,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要充分挖掘国家一类开放的海港和空港潜在优势,大力建设盐城港口群,加快深水航道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增强港口功能,综合发展陆路交通和航空业,大力发展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服务中西部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陇海兰新线沿线地区最便捷的出海航道和江苏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要一着不让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外资质量。要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乘势而上,抓紧梳理信息、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强力推进,努力实现“日资快突破、韩资新拓展、台资上水平、港资扩规模”的目标,加快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要在利用日韩及中国港台资本总量、引进日韩及中国港台大企业、产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大市区对日韩及中国港台招商要率先实现新突破。3.全面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深入研究上海及“长三角”主要中心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发展空间及产业走势,从区域分工合作层面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抢抓上海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开展有效的“敲门招商”,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上海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的对接,全面提高服务业接轨的层次和水平。把接轨上海作为接轨世界的大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用国际化的金融资本、管理、人才和理念来提升盐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4.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为新一轮发展提供支撑。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错位发展”的要求,重点做大做强省级开发区和沿海化工集中区,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建设水平,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加快盐城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积极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科学整合全市各类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资源,推进重点开发区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体制先进、功能先进、高产出、高贡献的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出效益,形成规模和特色,做出品牌。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新提高。1.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围绕把市区建成江苏沿海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完善大市区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壮大市区实力。下大力气实施城市水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着力塑造“百河之城”、“水绿盐城”特色,彰显城市个性。丰富城市内涵,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积极构建城市快速道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2.着力提升县(市)城和重点镇建设水平。围绕建设20万人~50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搞好县(市)城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根据中心城市和各县(市)城的产业基础,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实现产业互补,促进经济融合,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完善市区与县(市)城、重点镇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加快形成市、县一体的城市经济圈。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工兴市”第一方略,进一步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以有效的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以投资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以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盐城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多管齐下抓好工业经济。一是进一步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当前要加强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的学习和研究,要从政策调整中发现机遇,从政策变化中捕捉商机,努力拓展企业发展新的空间。二是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对生产正常的企业,做好资金、劳动力等共性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督促其抓好生产。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及时分析原因,实行挂钩帮扶,开展个性化服务,寻求对策措施。三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改制企业再改造、民营企业再创业,鼓励企业加快股份制改制步伐,走资本经营之路,通过买壳、借壳等方式,增强企业的再生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消费性服务业,到“十一五”末,实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倍增、吸纳就业人数倍增、缴纳税收倍增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规划和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围绕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加快四大旅游经济区建设,打响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品牌,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四)加快发展科教事业,努力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得比重。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加大高新技术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增一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平台,开发一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加大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对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力争到2010年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五)突出农民增收,重点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上下功夫。在当前经济困难时期,确保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的各项惠农政策和盐城市实施高效农业第一市战略带来的新机遇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推进转移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利用国家扩大内需时机,加大培训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将返乡民工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给予就业指导,推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举措,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落实好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资金投入增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已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标准。盐城市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逐步逐年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并形成制度化机制,以通过共享改革成果的方式体现让农民得实惠。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设施农业增收。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有效的科技服务平台,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竞争力。鼓励社会资本及外资开发农业,实现农业投入市场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比重,扩大设施农业产出水平。四是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增收。扩大畜牧业、水产业规模养殖水平。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切实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促进规模养殖业大发展,实现生产总量大跨越,推动骨干养殖厂(基地)上水平。五是把握好市场脉搏增收。通过规范农村生产资料市场,稳定生产资料价格,加强农产品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农民适时购买农资和出售农产品,从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六是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增收。整合、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长,增强“龙头”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七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收。(何素成 朱 杰 孙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