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 高兰会

综  述

【概 况】 2009年,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采取超常规措施组织推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全市实现GDP 1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财政总收入311.9亿元,增长4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6.8亿元,增长40.5%,增幅列全省第一位。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二、三产业增加值158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2.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市经济总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都排在第七位,已跻身苏中行列。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江苏高效农业第一市”的目标,精心组织开展“高效农业突破年”等活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市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69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元,比上年增长11.4%。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围绕突破设施农业、立体种养,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双百工程”和千亩连片建设,不断提升高效农业比重。全市高效农业总规模已达28.73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9.7%,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总面积首次超过徐州,跃居全省第一;其中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8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0%。全年新建高效农业“双百工程”项目550个;新建千亩以上连片设施园艺基地78个,比上年增加41个;新建和完善高效农业示范带16条;新建年纯效益百万元养殖场119个,比上年增加41个。射阳县新建19个千亩以上连片设施园艺基地,数量居全市首位;阜宁县新发展发酵床养猪17万平方米,成为全省发酵床生态养殖第一县。“三大载体”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新建或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78个,其中县级综合性园区10个,示范园区总数已达168个。大丰丰收大地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园区。新建或改建农产品综合性批发市场和特色市场69个,新建农产品购销经营部328个,新发展农民经纪人1.19万人,五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以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三资”开发农业,全年引进“三资”63亿元,新办年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69个,全年完成投资18.58亿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贡献份额占农民收入增长部分的52.7%。积极引导农民投资创业,全市新增农民投资创业5.15万人,投资额达43.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保持苏北第一。农村面貌大为改观。大力推进农村三大会战和农村实事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建设和绿色盐城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完成小沟级以上建筑物5161座,修建防渗渠225公里,建、改机电泵站390座,加固加修圩堤536万立方米;建成农村公路1411公里,完成桥梁建设618座;开通农村客运班线208条,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3%;开发整理土地0.4万公顷,新增耕地0.2万公顷;新造成片林2.08万公顷,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2650公里,建成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示范工程和园林式景观街道。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加快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编制了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振兴规划,市里重抓十大千亿元级重点产业,县(市、区)围绕市里确定的产业定位重抓2~3个百亿元级特色产业,乡镇围绕“一镇一品”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各地产业发展趋向清晰化、规模化和高端化。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824.8亿元,同比增长35.1%;实现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增长16.7%。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销售汽车24.14万辆,实现税收20.4亿元,同比增长70%。风电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内一批风电装备行业领军企业落户盐城,中国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5兆瓦风机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华锐风电5月投产,全年实现销售30亿元,入库税收1.12亿元。环保产业迅速起步,盐城被认定为国家级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建湖县被评为“中国节能电光源制造基地”。纺织、机械装备、化工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纺织产业实现增加值16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悦达纺织科技园、澳洋工业园、生态染整工业集中区、大丰(上海)纺织工业园等专业园区初具规模。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20亿元、利税72.7亿元、利润38.1亿元,四大指标占全市工业比重分别达26.6%、26.7%、27.1%和29%,成为盐城第一大主导产业。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138.09亿元,同比增长11.2%,滨海化工集中区、陈家港化学工业园、大丰海洋经济综合开发区被省列为优先发展的园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东台、大丰各2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建国家和省级研发、设计、检测等公共平台14个,国家发改委批准在盐城设立中国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中心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全市共建有企业技术中心150多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0多家,全市5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建有企业研发中心,初步构成了盐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省著名商标106个,省名牌产品116个。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0.25亿元、增加值146.64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达46万人。

8月8日,举行总投资20亿元的盐城港射阳港区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开工仪式
大力发展城乡服务业。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强。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6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69.3亿元,增长44.5%,其中地税收入42.5亿元,占地税税收总收入的60.6%。大市区在服务业率先突破上取得明显进展。先锋岛中心商业区中的先锋国际广场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内港湖中心商务商贸区的框架基本形成,欧洲风情街、金鹰国际、国基城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城北物流园启动建设以来,已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个。市开发区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国际软件园已有20多家软件企业及研发单位入驻。全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已达150余家,从业人员达2100多人,3家企业通过省双软认定。各县(市)在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上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完成投资11.77亿元,同比增长3倍;建湖的江苏里下河物流园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市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由原来的3家增加到5家。全市县级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值为38.5%,首次低于40%。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农服务提升工程”建设,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农村传统流通体系,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初见成效,服务业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全年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1.2%,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潜力逐步释放。旅游景区(点)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接待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现有国家A级景区(点)15家,大纵湖旅游度假区、海盐历史文化风貌区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国际旅游收入3903万美元,增长11.8%。完成国内旅游接待961.8万人次,增长19.14%;国际旅游接待5.49万人次,增长6.51%。
全面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深入宣传贯彻《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积极做好规划、政策、项目对接工作,确立了“东向出海”发展战略,制定沿海开发三年实施计划,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沿海发展。成立了沿海发展规划建设委员会,组建了盐城港港口局,搭建了海兴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加大对沿海开发的组织推进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七路一港四航”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沿海开发条件。大丰港区二期工程1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的散货专用泊位、1个2万吨(兼靠4万吨)级的木材专用泊位已建成通航,2个5万吨(兼靠8万吨)级石油化工泊位桩基工程正在实施。滨海港区出海航道工程已完成前期全部工作,南北堤已完成土工格栅铺设总量50万平方米,完成抛石总量70万吨。射阳港区出海航道整治和疏浚工程已经开工建设,2万吨级双导航道工程已进场施工。开通了南洋国际机场至香港、昆明、三亚等地的新航线。进一步加快临海产业发展。抓住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宣传推介盐城沿海开发工作,精心组织上海、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和日韩等国的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战略投资者投资沿海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沿海45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62.3亿元,造船、风电、石化、能源、食品等临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坚持城乡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进展,城镇功能不断优化,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全市城市化率达46.3%。大市区建设实现“三年展新貌”目标。市区累计投入190亿元,组织实施了154个城建重点项目。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整治解放路,建设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第一个快速公交系统,全面完成青年路西延、北环路和大庆路西延等40多条道路建设任务。实施油坊沟整治,完成串场河闸站、大马沟调尾等防洪骨干工程。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路农贸市场等一批公共设施建成运营,先锋岛等地段完成成片拆迁;城南新区全年开工项目49个,竣工44个,完成投资65亿元;建成园林大道、内港湖公园、盐塘河公园、城南健身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项目,一批新型住宅小区加速推进,一个现代化新城区已初见端倪。各地加快县(市)城和重点镇建设步伐,大丰市在苏北县城中率先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启动了21个镇村的试点工作。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新204国道南段、331省道市区段基本建成,326省道响水东延段、327省道滨海段、沿海高速阜宁连接线、231省道建湖和阜宁段、332省道大丰段建成通车,一级公路竣工里程全省最多。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所8座,电网供电能力进一步增强。邮政、通信等建设取得新的进展。里下河地区灾后应急治理工程基本建成,通榆河北延送水、海堤达标等重点水利建设工程加快实施。组织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绿色盐城建设三大会战,全市完成农村改厕10.9万座,森林覆盖率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全力突破利用外资。精心组织日韩港台招商活动、“5·18”中国盐城经贸洽谈会暨第二届海盐文化节、“11·8”中国盐城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游节暨金秋经贸洽谈会,参加了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苏台经贸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15家,协议注册外资23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0.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利用外资总量继续保持苏北第一。积极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出口。建立全市170家重点进出口企业跟踪服务制,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要素保障、政策落实、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开拓市场,全年争取华交会摊位30个,春季广交会摊位180个,秋季广交会摊位189个,基本解决了参展企业需求。全年完成进出口额28.6亿美元,同比增长2.5%,增幅居全省第二,其中进口10亿美元,增长44.9%。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拓展外经合作。先后组织了20多家企业参加了较高层次的投资合作推介会20多场,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6家,比上年增加2家,总投资1696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6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倍,增幅列全省第一位。进一步加快开发园区建设步伐,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全市12个省级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3亿元,同比增长17.5%;业务总收入3576.6亿元,增长74.6%;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增长39.2%;固定资产投资1052.6亿元,增长33.3%。全市开发区就业人数达34万人。各地中小企业园新建标准厂房154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549户。积极推进南北共建开发区,全市已有6个开发区分别与苏南开发区签订了南北共建开发区的协议。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武进高新区阜宁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7亿元,11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32个项目在建,累计完成项目投资49.4亿元。主动加强与上海共建园区,大丰上海光明工业区、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和嘉定建湖工业园取得实质性进展。
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制定了市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快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科技馆暨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四军人物馆、陆公祠修复扩建工程、淮剧艺术博物馆、一院老干部病房楼等23个项目建成使用,完成投资17.23亿元。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7.87%。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新创建省优质幼儿园15所,四星级职业高中2所,3所普通高中通过省四星级验收,康居路小学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老师绩效工资兑现到位,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48亿元、课本费8072万元,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638.4万元,向普通高中贫困生发放助学金1024万元。强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6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587个村卫生室完成省标准化建设任务。有效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农业人口新农合参合率达99.85%,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和广电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全市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部达到省定标准,7个县(市、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精彩中国·魅力盐城”大型文艺晚会。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活动,成功举办盐城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涉及文化娱乐、电子网络、数字电影、动漫等18个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达10.2亿元。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盐城实现了全运会个人金牌零的突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3.31‰,盐城被评为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
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高标准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全年民生方面的支出安排占可用财力的50%以上。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万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元,增长1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年初确定为民兴办的26件实事基本完成,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着力解决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和市区居民低保标准、社区工作者工资补助标准以及环卫工人工资福利待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行。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市区新建政策性保障住房73.9万平方米,530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和实物配租。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全市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认真吸取“2·20”水污染事件的教训,切实加大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关闭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所有化工企业,盐都区成为无化工区,完成城西水厂取水口西移和城东水厂第二取水口建设,启动实施盐龙湖饮用水源工程,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广泛开展平安盐城、法治盐城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蒋丰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