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

【概 况】 2009年,全市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开展文物保护、特色文化研究工作。召开海盐文化研究会,推进海盐文化研究工作。开展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市普查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507处,新发现文物点265处。组织《新四军纪念馆纸质文物保护修缮和库房建设方案》等8个文保项目方案的编撰和报审,向省争取盐城市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财政补助资金。邀请并配合省文物专家鉴定组对  全市纪念馆、博物馆馆藏初选拟定级文物进行鉴定。依法组织并完成盐城电厂、大丰电厂、射阳港建设等项目选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启动全市文物调查(馆藏文物)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推进文物执法工作,《文物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研究》被省确定为重点资助课题。抓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做到免费不免责,服务质量不降低。新四军纪念馆全年接待社会各界观众82.5万人次,提供讲解服务1250余场次,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30多批次。组织“5·18”国家博物馆日和“6·13”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分别在市博物馆、迎宾公园和市行政中心大厅举办中国海盐·盐城、盐城市文物普查成果展等大型展览,向广大市民开展文物法规宣传和免费文物鉴定活动。组织做好第三批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和评审,11月经市政府核定对社会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按照“不漏一个村落(社区)、不少一个类别、不丢一个项目,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面深入”的要求,做好项目调查工作,完成全市普查报告并出版各县区《普查资源汇编》。全市共排查非遗线索1.44万条,调查项目802个,编纂普查成果资料汇编10册。做好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海盐晒制技艺、沈拱山传说等6项被评为省二批保护名录,东台发绣被增补为省第一批保护名录。做好全市非遗名录及传承人体系的建立工作。市、县(市、区)两级非遗第一批名录全部建立,全市共有19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市级保护名录,119个项目列入县(市、区)级保护名录;组织开展市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人和保护单位的评审确认工作,逐步形成完善的传承人保护体系。
2006~2009年盐城市入选国家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表4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名  称时 间名  称时 间
董永传说2006年5月淮剧2007年3月
淮剧2008年6月建湖“十八团‘杂技2007年3月
建湖“十八团”杂技2008年6月董永传说2007年3月
  盐城老虎鞋2007年3月
  东台发绣2009年6月
  施耐庵与《水浒》传说2009年6月
  沈拱山传说2009年6月
  麦秆剪贴(大丰麦秆剪贴)2009年6月
  八桅立式大风车制作技艺2009年6月
  晒盐技艺(盐城海盐晒制技艺)2009年6月
  配制酒酿造技艺(东台陈皮酒酿造技艺)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