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盐城市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不再保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9年1月31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召开转隶组建工作布置会。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要求,由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以及附表。统计数据时限为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报告将公布于中国盐城网。本报告事由联系电话:86660559。
一、概述
(一)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
1.政务数据共享开放。
一是加快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一期工程、配套网络工程等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基本具备了跨部门非涉密数据的共享交换能力,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开发完成,部分专题库已对外提供服务。市信息资源中心平台顺利接入电子政务外网,首批重点对接的53个部门(单位)中,已有48个部门共计1656张表、近5亿条数据汇聚到市政府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数据在线采集、在线交换、在线维护。
二是推动跨部门协同应用开展。政务审批一张网已投入运行,基本实现了一站式审批;市民一卡通项目快速推进,已实现政务、医疗、交通、缴费、景区等多个领域服务功能;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核对系统等打通公安、社保、信用、不动产、地税、国税等多部门数据,基本实现业务协同,给市民带来了良好体验。
三是加快政务云平台建设。已有42个部门95个系统实现云上部署,本地开发、本地部署的政务系统上云率超50%,所有新建非涉密系统全部上云,综合交通指挥平台、公安公众服务平台、教育云平台等一批核心系统实现云化部署,政务系统云化部署成为常态。
四是信息资源中心安全保障平台上线运行。在传统信息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启动信息资源中心安全保障平台建设,制定了政务数据分级管理制度和解决方案,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交换“零风险、零事故”,实现市级76个政务网站全天候实时监测。
2.信用建设
一是推动“双公示”信息公示工作常态化。全市共归集双公示信息7.4万条(行政许可4.6万条、行政处罚2.8万条),报省6.7万条(行政许可4.2万条、行政处罚2.5万条),在“信用盐城”网集中公示信息15.9万条(行政许可14.3万条、行政处罚1.6万条)。
二是信用“红黑榜” 认定和公示工作取得新突破。认定发布七批总量约为2万条信用“红黑榜”信息,市信用信息系统累计归集入库信用“红黑榜”信息总量突破2.8万条。归集全市文明交通失信信息25488条(一般失信20865条、较重失信4222条、严重失信401条)。
三是加强“信用盐城”网站建设。以信用公开公示服务为目标,完成了“信用盐城”网页升级改版,加强网站安全防护,丰富网站模块内容,实时更新新闻动态等栏目模块。
(二)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2018年,我委共承办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共74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17件,政协委员提案57件,全部在网上公开办理结果。其中,主办件20件(人大代表建议6件、政协委员提案14件)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8件、逐步解决11件、作出解释1件。虽然我单位承办件较多,涉及面较广,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所有协办件在5月底前、主办件在6月底前全部办理完毕。
(三)推进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情况
我单位对信息报送工作进行常态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机关各处室都有信息报送任务,办公室每月检查通报。同时,办公室对制发文件的公开属性进行确认,推动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
(四)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情况
我单位信息公开的主要载体是门户网站。该网站依托中国盐城网平台和技术团队开展运作,将网站信息发布工作列入办公室职责分工,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安全、可靠。同时,利用《盐城经信工作》纸质简报、市档案馆、图书馆、电视电台、报纸等多种渠道、媒体(介质)和平台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知晓相关情况。
(五)宣传和培训等工作情况
年内我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多种培训活动,业务水平能够适应工作要求。
(六)新闻发布工作机构建立和新闻发布活动开展情况
市经信委由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袁志亚担任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郑荣东为助手,办公室副主任吴沐宸为联络员,进一步强化新闻发布工作。2018年2月9日,举办“2017年度产业强市优秀工业企业排行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全市纳税贡献20强工业企业排行榜、全市开票销售20强工业企业排行榜、全市单位用地产出20强工业企业排行榜等10个排行榜。2018年7月上旬,根据市纪委统一安排,在市广播电视台“清风盐城”栏目发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市级专项资金政策、党风廉政建设等情况。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加强书面新闻发布部署要求,全年报送4篇高质量新闻稿,内容为盐城市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实施等内容,均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截止2018年底,本年度我单位网站主动公开本机关政府信息784条,其中包含直属单位信息42条,县(市、区)经信委信息80条。
(二)我单位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主动公开文件等信息51份,其中,部门和下属单位预决算信息等14份。
(三)全年通过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公开纸质文件各33份。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年内收到依申请公开4件,其中1件为网络申请、3件为信函申请,均已经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答复。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申诉的情况
本年度内有一起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期间申请人已经申请撤回)。
2017年申请公开的一起在2018年内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终审判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我单位年内接办跟踪答复市长信箱来函10件、主任信箱来函14件,处理“12345”热线平台工单58件,按时办结率100%。
八、附表:《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来源统计表
2019年2月15日
附件1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 ||
填报单位(盖章): | ||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784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1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条 | 1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784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0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1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0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35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4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1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3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4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4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4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0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3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1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 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0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0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0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0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0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0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1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1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1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1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0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0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0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0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2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0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2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0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0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0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1 |
注:1.各县(市、区)负责统计本行政区域的汇总数据。
2.本表有关指标说明详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
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32号)。
附件2
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来源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申请来源 | 申请数(件) | 占比(%) |
一、党政机关 | ||
二、社会团体(含公益组织) | ||
三、企业 | 2 | 50% |
四、宣传媒体 | ||
五、科研院校 | ||
六、公民 | 2 | 50% |
其中:律师 | ||
科研人员 | ||
媒体从业人员 | ||
七、其他 |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总数 | 4 | 100% |
填报人:张翕飞 审核人:
联系电话:86660559 填报日期:
说明:1.各县(市、区)负责统计本行政区域的汇总数据。
2.本表所列分组是为分析政府信息公开来源而设置,与标准统计单位分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