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5-17 08:54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3年是盐城市建市四十周年,也是盐城市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高标准建设616平方公里黄海新区的第3个年头。在党的二十大新征程上,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黄海新区,充分利用腹地广阔、港口等级高、绿色能源充沛的优势,加快对外开放脚步,始终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不断成为盐城面向未来发展新的支点。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找准定位、奋勇争先,把空间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富民优势,是省长许昆林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盐城的重大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黄海新区发展的总目标。

质效双升 铸就高质量发展“成色”

5月10日上午10点30分,来自澳大利亚、满载7.34万吨液化天然气的“安泊”号LNG运输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慢停靠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接卸码头开始接卸作业。这是“绿能港”自投产以来接卸的第16艘LNG船舶,11日下午1点,“安泊”号LNG运输船完成接卸作业正式离港。

自2022年9月26日项目投产以来,盐城“绿能港”已顺利接卸LNG约107.68万吨,相当于气态天然气15.3亿立方米,这些“漂洋过海”的天然气将通过天然气管网和槽车输送至华东地区,对提升华东地区清洁能源的供应保障能力,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黄海新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今年2月17日,在滨海片区LNG产业招商推介会上,30个LNG产业链项目达成现场集中签约,黄海新区LNG产业的大幕已然拉开。

在滨海片区江苏蓝素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各类生产设备快速运转,紧张有序的节奏不断刷新生产的进度条。据江苏蓝素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江介绍,江苏蓝素PHA一期生产线设计产能为5000吨,生产的BP330和BP350两个牌号PHA产品主要应用于回收较困难的包装、一次性餐具、纤维纺织品等,订单远销欧洲、美国和日本。

“比如常用的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餐盘等产品,就可使用PHA替代,废弃后3至4个月就可自然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像传统的塑料那样造成白色污染。”王明江说。

同样的,在黄海新区响水片区,江苏天坦能源有限公司也在谋划“新”的发展。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太阳能铝型材研发、制造和加工的企业,天坦能源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核心竞争力,拥有国内最先进的5G+云化PLC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太阳能铝边框达10万吨,占全国太阳能铝边框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截至目前,天坦能源完成开票销售4.3亿元,以其勇猛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前景,逐步成为支撑黄海新区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新”产业,“新”发展。“新”正成为黄海新区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黄海新区持续放大资源优势,锚定综合能源、优特钢、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以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江苏蓝素生物材料、天坦能源、“陶湾一号”海洋牧场等绿色产业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先试区,努力在全市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中,树立标杆、彰显特色、做出示范。

侧耳倾听,616平方公里的黄海新区犹如疾驰的列车,“绿能港”、江苏蓝素生物材料、天坦能源是其中的一个个乘客,在时间车轮的驱动下,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今年一季度,黄海新区实现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556.02亿元,同比增长30.50%;规上工业用电量累计达1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4%。赢在开门,胜在阳春,黄海新区以工业经济的良好态势,正向全社会传递出时不我待的强烈信号。

强基固本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漫步在响水港港湾,湛蓝清澈的海水倒映着在海中伫立的巨型白色风车,数不尽的海鸟不时掠过水面,仿佛置身美丽画卷中。

“呜……”4月21日下午,随着汽笛长鸣,满载集装箱的“大港集003”号货轮缓缓驶入盐城港响水港区5#泊位码头。这是响水港区首次迎来集装箱货轮,标志着响水港至重庆果园港内河集装箱班轮航线试运营成功。此前,盐城港滨海港已开通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南非德班港国际直达汽车滚装航线。

截至4月15日,滨海港、响水港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416.41万吨、332.19万吨,同比增长15.54%、26.29%。其中,滨海港区一季度外贸吞吐量超30万吨,同比增长110.99%,实现外贸吞吐量翻一番,创一季度新高。两港累计拜访客户449家,签订意向协议133份,正式协议32份,新签订10万吨镍铁、200万吨碎石及20套风电叶片装卸合同,成功开发昌黎县万凯商贸有限公司等5家新客户。

作为盐城“一港四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滨海港、响水港聚焦黄海新区发展实际,利用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优势,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持续助力黄海新区发展提质增效,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争当沿海先锋。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液,也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承载和催动着黄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使命的不止是优良的港口,还有不断推进建设的陆路交通网。

5月10日,在滨响大道中山河大桥项目现场,吊车林立、机器轰鸣,身穿反光马甲、佩戴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加紧施工。

“目前正在进行8#块挂篮悬浇施工,河东引桥部分箱梁架设已经全部完成,河西引桥箱梁将于6月下旬架设完成,预计整个项目将在9月底竣工验收。”该项目负责人庄栋杰说道。

据悉,滨响大道横跨滨海、响水两县,全长46.7公里,是连接黄海新区“两港两城”的交通要点。建成通车后,将为国家电投、上海电气、海力风电、金光、江苏凯金等企业的投产运营提供有力交通保障,对黄海新区产业集聚、用地开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作为黄海新区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港铁路支线项目路基已基本完成,T梁预制完成79%,T梁架设完成66%,站房施工完成设计数的92%,滨淮高速盐城段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滨响大道东段等“七横十纵”的17条道路已竣工通车。随着“水陆”交通建设快速推进,黄海新区与周边地区乃至全球各地的沟通协作也将愈发紧密。

生态百里绘就高质量发展“亮色”

一座城市、一群人、一个梦。阳光下的黄海新区海滨港城安置区一期项目现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宜居新家园已现雏形,31栋崭新的高层住宅整齐排列。港城安置区项目是黄海新区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百姓的居住条件。

“目前外墙涂料已完成30%,室外附属施工完成20%,预计6月底竣工。”陈阳球作为港城安置区的项目负责人,见证了这个“梦家园”从一片荒芜到现代化商住一体化中心的全过程。它不仅代表着黄海新区滨海片区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也撑起了无数新区人梦的“高度”。

2022年,黄海新区基础建设全面拉开。滨海港工业园区、海兴集团紧紧围绕产城融合、产业配套需求,对标大市区服务配套水平,积极争取高水平医疗、教育、交通等核心资源,高起点、高品质、高质量推进黄海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港城小学等14个重点项目全部达标,响水片区灌东雅苑B区1261套房屋实现交付,黄海科创中心、黄河夺淮展示馆等项目已全面启动,港城核心区等重点项目正由“施工图”向“竣工图”转变。

充分挖掘沿海风貌、历史文脉等独特禀赋,以古黄河、古淮河文化为标识,加快黄河夺淮展示馆建设,实施海滨浴场、冰雪公园、海鲜美食街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全方位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旅体系,探索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创塑海滨旅游品牌,提高文旅融合发展核心竞争力。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地,我们就是在这里把一切建起来的。”许多的老照片在张盼盼的脑海中不停播放。对于海兴集团2021年引进的名校优生张盼盼而言,黄海新区是梦开始的地方。两年多来的奋斗时光,张盼盼早已和海兴集团一起融入了黄海新区快速发展的血脉里。

千年湿地风,百媚绿色韵,一品红色情。“国际湿地城市”“全球滨海论坛”“红色盐阜”……已成为盐城这座“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动注脚。市委书记周斌在专题研究沿海高质量发展时强调,生态是盐城最宝贵的家底,也是盐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特色。

黄海新区将不断以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高位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携手滨海、响水两县,海兴集团、盐城港集团等,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放大世遗效应,打造“生态百里”文化名片,充分彰显“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的生态魅力、发展活力,向世界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样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盐城新实践。


打印 关闭